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
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修炼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济度他人)的目的。科教与教戒。教戒是为规范学道务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教徒皈依道经师三宝,以明确信仰;五戒,戒杀生以自娱、戒邪淫、戒偷盗、戒妄语、戒嗜酒,则都是为提高道德修养。科教则是要通过诵经斋醮,清静心神,使自我之心神与神明相亲,证悟道真。同时,也是宣扬道教教义,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总之,道教所行的教法和形式,都是以“道”为核心宗旨的。作为道士。当以道德为务。龙虎山祖庭天师府中曾有联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1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7月9日 17:39
下一篇 2020年7月9日 18:03

相关推荐

  • 服气精义论

    经名:服气精义论。唐·司马承祯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七。 服气精义论 天台白云子述 夫气者,道之几微也。几而动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冲凝也。冲而化之,凝而造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极,是以形体立焉;万物与之同禀,精神着焉;万象与之齐受。在物之形,唯人为贞;在象之精,唯人为灵。并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阴阳,当…

    2022年10月16日
    08910
  • 独具一格的瑶族道教信仰,看看和我们汉族道教有什么不同?

    提起道教,不少人第一印象还停留在“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这句话上,而且潜意识里,也大多认为道教信仰和汉民族文化间割舍不断,但似乎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不多。 实际上,不尽然,包括瑶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也信奉道教,而且常融合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与汉族道教颇有区别的宗教表现形式。 下面,小道士我就以瑶族为例,和大家一起聊聊瑶族的道教信仰。 瑶族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被认为是古代东…

    2019年12月11日
    06860
  • 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义

    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义​ 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历史、经典、修持方法、宫观建筑、人物著述、神仙法诀、教戒科仪等诸多方面。然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既是一种文化,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有通达而完备的哲理学说,并在这丰富的思想体系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从而使广大奉道务道之士有了信仰和修行的目标。也就是说,思想文化带有一定的广义性,含括着道教的方方面面,而在这广义的思想文化中,有其始终一贯的核心宗义…

    2019年10月26日
    07560
  • 万景元道长: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自宋朝以来,修道之人多言三教之同,少有说佛道之异者。乃至有伍柳派之《仙佛合宗》,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援引佛典与金丹之书印证,道教或以伍柳派为正宗,而佛教乃汲汲以柳华阳之徒为异端、为魔民。足见正统佛教并不认为金丹大道与释迦之原意相符也。而有些道教乃以此为号,欲以金丹统摄三教,唐突佛祖,又失去了金丹之本意,岂非可笑? 道教为东方之教,佛教为西方之学。道教的长乐世界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

    2021年5月24日
    08040
  • 吕祖百字碑

    养炁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甘露水,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2010年12月4日
    06430
  • 类经

    此《类经》由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字景岳)编著。全书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计三十二卷。后附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图翼》十一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而成《附翼》四卷。此内含明天启四年刊本两个藏本。 据说张景岳编写《类经》四易其稿,历时三十年而成 [1]。该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

    2022年10月16日
    08210
  • 五篇灵文

    五篇灵文 重阳祖师注  清虚道人录 序 斯文乃金丹之至宝,非其人而不可传也,若上根上器大德之子,得遇此书,修仙之正路耳。 重阳注曰:仙有五等,鬼仙不可取,人仙不必论,地仙住世长年,神仙出有入无隐显莫测,身外有身。能二其身者,是谓神仙。天仙者,列于神仙之上。学道之士,勿为中下之徒,当学最上一乘之真法,无上至极之妙道。洞晓天地阴阳,深达五行造化。阴阳二字,理莫大焉。天地日月五行,由此而化,太极既判,清…

    2013年5月27日
    07500
  • 传统道教秘传养生功—揉脐养生功

    传统道教秘传养生功—揉脐养生功​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有一说,肚脐为玄牝之门。 肚脐连接着先天未知的一切,随出生才断了此联系。所以道教修行中有很多脉都是在探究和恢复那神秘的联系。“胎在母腹,脐连于胞,胎息随母。胎出母腹,脐带既剪,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干自落,如瓜脱蒂。故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

    2019年11月8日
    07770
  • Daoism vs. Taoism

    Daoism vs. Taoism​ A common question i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oism and Taoism.”The fast answer is: the difference is only the spelling.Daoism and Taoism are the same. It’s a translation i…

    2019年10月26日
    09070
  •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吗?

    古今中外,“永生”是人类追求的究极理想之一。古时的西方人相信,亡灵会在隆冬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万圣节这天)回到人世,寻找合适的身体“重生”;而古代中国的达官贵人则一边修仙练道,渴求长生不老,一边想方设法在死后保护自己的尸身,让肉体永存不灭,好让复活的灵魂有归处。 古人坚信,保存好尸体是复活的基本保障。但,尸体岂是你想存,想存就能存? 保存尸体有多“南”?今天的法医学对尸体情况有明确的分类。通常会根…

    2019年11月8日
    047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