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一格的瑶族道教信仰,看看和我们汉族道教有什么不同?

提起道教,不少人第一印象还停留在“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这句话上,而且潜意识里,也大多认为道教信仰和汉民族文化间割舍不断,但似乎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不多。

实际上,不尽然,包括瑶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也信奉道教,而且常融合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与汉族道教颇有区别的宗教表现形式。

下面,小道士我就以瑶族为例,和大家一起聊聊瑶族的道教信仰。

瑶族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被认为是古代东方“九黎”的一支,目前,主要分布在两广、云贵、湖南和江西等地,其中广西分布最广。

瑶族最初的原始信仰以多神崇拜为主,和道教万物有灵一致,广泛祭祀神明,逢年过节都要上香。

随着历史发展演变,瑶族又形成了图腾崇拜,尤其以盘瓠(盘王)崇拜为最,甚至传说中瑶族便是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大约在汉代以后,道教向南传播到瑶族居住地区,不断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如狩猎、采集、耕地、播种等,都要请师公、道公占卜吉日举行祭祀。

千百年的融合转变中,道教在瑶族地区逐步吸收了其先民的原始信仰,形成了具有瑶族特色的道教文化。

根据道教在瑶族内部对不同神明的尊奉,瑶族道教又分为师公和道公两个流派,师公、道公便指这两个流派的教职人员,属于道教正一派的分支。

历史上,瑶族地处偏远,人们受教育程度偏低,但师公、道公们都通晓文字,熟悉瑶族历史与传统,为瑶族文化的延续贡献了力量。

瑶族道教中,师公一派尊奉“三元”为最高神,也称师教或武道。主要经典多以七言韵文汉字成书,以瑶语诵读,内容分别叙述众神的来历。既尊崇道教固有神明,也供奉本民族特有的神明,常用法器有瑶族长鼓(又称黄泥鼓)和木雕、纸绘的各种神鬼面具。师公的职责是为人跳鬼,更近乎于原始巫术。

而道公这一派,又称文道,总体来说,和汉族道教极为相似。

例如,尊奉“三清”为最高神;在道公经典《度戒科》中,还详细记载了所供奉的道教诸神,有三清、玉皇上帝、四帅、城隍、土地等等,道公的主要指责是以道教科仪法事为信众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常用的法器、道乐乐器也与汉族道士无太大差异。

不论是师公还是道公哪个分支,瑶族人都尊奉神明,敬畏师公和道公,并坚信他们都是能够传递神明旨意的人。

除了师公和道公显示出道教在瑶族宗教信仰层面的融合外,在民俗等领域,也同样能够看到道教文化的影子。

例如瑶族男子在成年时,需要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也被俗称为度身、度法、打道箓等,堪称瑶族男子的成年礼。

瑶族男子的成年礼与道教文化结合很密切,包括度戒期间要封斋吃素,度戒人要遵循的戒条与道教戒律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还要持诵经典,接受师公或道公给予的法名,若度戒后也想投师学法,成为师公或者道公,就需更进一步,除默记经文外,还要学会各种符咒,通晓送鬼、安魂等等科仪。

可以说,度戒仪式在历史上既对其瑶族文化的传承起到重大作用,也进一步促使道教信仰在瑶族地区的“本土化”。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道教,但在不同民族文化侵染中,瑶族道教为我们展示出道教传播发展中的“别样风景”,或许便如道经中所言: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道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2月11日 18:23
下一篇 2019年12月20日 18:27

相关推荐

  • 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庞安时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发挥甚多。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伤寒总病论》由宋代医家庞安时著。全书共六卷,主要包含伤寒…

    2022年10月16日
    04190
  • 睡前多做四件事,沾床就睡身体好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句话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一晚好的睡眠不光取决于你睡了多久,把握好睡前的一小时也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梳梳头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一直倡导“发宜常梳”。相传,北宋文豪苏东坡一度脱发严重,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睡前坚持梳头,不久即愈,并留下诗句“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清宫《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日命总管太监李莲英,轮流用象牙梳和木梳为她梳头,这使她年过七…

    2019年11月7日
    04480
  • “道貌岸然”非贬义词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最开始是中性词,形容亚圣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亚圣弟子门生表里不一,所以才发展为贬义词。但是最开始杨老头,老日比兔指的应该是亚圣神态严肃,一本正经。从古汉语翻译道貌,岸然这两个词,字面意思就是中性词,只是后来出了许多外表如此,内心险恶的败类,才使得这个词发展为贬义词(这些是咱们现实世界的…

    2021年10月31日
    08060
  • 没有道士证的“道士”算道士吗?

    经过了传度或者冠巾就算是道士了?还是说必须取得道士证?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道士证(教职人员证),由中国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局监制、中国道教协会统一印制、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备案的颁发给道教教职人员的身份证明。只有经过了传度的正一派道士或冠巾的全真派道士,才有资格取得道士证(教职人员证)。注意“只有”这个用词,意思是传度或冠巾是前提,但不是传度或冠巾了就能获得道士证。有人要反对了,没有证就不算道士吗?张道陵…

    2019年5月28日
    09530
  • GB/T 193-2003 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

    资源编号:DS0032资源名称:GB/T 193-2003 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更新日期:2003-05-22

    2009年11月18日
    01.1K0
  •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也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简称《玉皇心印经》或《心印经》。《玉皇心印经》是道士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按照经中所讲悉心做去,小则有益身心,大则证道登真。诵持不退,不但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格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经文: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

    2015年6月27日
    08910
  • 万景元道长: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自宋朝以来,修道之人多言三教之同,少有说佛道之异者。乃至有伍柳派之《仙佛合宗》,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援引佛典与金丹之书印证,道教或以伍柳派为正宗,而佛教乃汲汲以柳华阳之徒为异端、为魔民。足见正统佛教并不认为金丹大道与释迦之原意相符也。而有些道教乃以此为号,欲以金丹统摄三教,唐突佛祖,又失去了金丹之本意,岂非可笑? 道教为东方之教,佛教为西方之学。道教的长乐世界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

    2021年5月24日
    08040
  • 內丹術 Daoist prescriptions or exercises to achieve immortality technique

    內丹術是道家一種重要的修鍊方法,現在一般視為道家氣功(道家多稱「煉氣術」)的一種。內丹術指以「人身是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為理論,進行性命的修鍊,以人身為鼎爐,修鍊「精、氣、神」等而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延長壽命、乃至成仙、長生不老之目的。 關於內丹修鍊的階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幾個階段。元代陳致虛《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

    2021年12月29日
    07160
  • 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义

    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义​ 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历史、经典、修持方法、宫观建筑、人物著述、神仙法诀、教戒科仪等诸多方面。然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既是一种文化,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有通达而完备的哲理学说,并在这丰富的思想体系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从而使广大奉道务道之士有了信仰和修行的目标。也就是说,思想文化带有一定的广义性,含括着道教的方方面面,而在这广义的思想文化中,有其始终一贯的核心宗义…

    2019年10月26日
    07560
  • 大消息!2年内,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将取消!为什么取消?你的待遇会降吗?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公众号 日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取消?取消之后,是否会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呢?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怎么来的?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

    2019年6月9日
    0426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