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隐子

经名:《天隐子》。原题司马承祯述,约成书于南北朝末至唐朝前期。共分八章,全书分为神仙第一、易简第二、渐门第三、斋戒第四、安处第五、存想第六、坐忘第七、神解第八。讲述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气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阴阳;阴阳神虚谓之心,心主昼夜谓之魂魄;人通过刻苦修炼可获仙道。底部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天隐子序

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夫气受之于天地,和之于阴阳。阴阳神虚,谓之心主;心主昼夜寤寐,谓之魂魄。如此人之身,大率不远乎神仙之道。天隐子,吾不知其何许人,著书八篇,包括秘妙,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观夫修炼形气,养和心虚,归根契于伯阳,遗照齐于庄叟,长生久视,无出是书。(承祯)服习道风,惜乎世人,夭促真寿,思欲传之同志,使简易而行信哉。自伯阳而来,唯天隐子而已矣谨序。

天隐子

上清十三代宗师有天师贞一先生司马承祯述

神仙

人生时禀得虚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宅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虚气,勿为世俗所论折;遂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则成功矣。(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情之邪也;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者,气之邪也,去此邪,成仙功也。)

易简

《易》曰:天地之道易简者,何也?天隐子曰:天地在我首之上、足之下,开目尽见,无假繁巧而言,故曰易。易简,简者,神仙之德也(经曰:至道不繁,至人无为)。然则以何道求之?曰:无求不能知,无道不能成。凡学神仙,先知易简。苟言涉奇诡,适足使人执迷无所归本,此非吾学也(世人学仙反为仙所迷者,有矣;学炁反为炁所病者,有矣)。

渐门

《易》有渐卦,老氏有妙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何谓斋戒?曰:澡身虚心。何谓安处?曰:深居静室。何谓存想?曰:收心复性。何谓坐忘?曰:遗形忘我。何谓神解?曰:万法通神。是故习此五渐之门者。了一,则渐次至二;了二,则渐次至三;了三,则渐次至四;了四,则渐次至五,神仙成矣。

斋戒

斋戒者,非蔬茹饮食而已;澡身者,非汤浴去垢而已。盖其法在节食调中,磨擦畅外者也。夫人禀五行之气,而食五行之物,实自胞胎有形也。呼吸精血,岂可去食而求长生!但世人不知休粮服气,道家权宜,非永绝粒食之谓也。食之有斋戒者,斋乃洁净之务,戒乃节慎之称。有饥即食,食勿令饱,此所谓调中也。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手常磨擦皮肤温热,熨去冷气,此所谓畅外也。久坐、久立、久劳役,皆宜戒也。此是调理形骸之法,形坚则气全,是以斋戒为渐门之首矣。

安处

何谓安处?曰:非华堂邃宇、重裀广榻之谓也。在乎南向而坐,东首而寝,阴阳适中,明暗相半。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故明多则伤魄,暗多则伤魂。人之魂阳而魄阴,苟伤明暗,则病疾生焉。此所谓居处之室,尚使之然,况天地之气,有亢阳之攻肌,淫阴之侵体,岂可不防慎哉!修养之渐,倘不法此,非安处之道。术曰:吾所居室,四边皆窗户,遇风即阖,风息即开;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则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曜。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矣。明暗尚然,况太多事虑,太多情欲,岂能安其内外哉!故学道以安处为次。

存想

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凡人目终日视他人。故心亦逐外走;终日接他事,故目亦逐外瞻。营营浮光,未尝复照,奈何不病且夭邪?是以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诚性存存,众妙之门。此存想之渐,学道之功半矣。

坐忘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而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何谓不行?曰:心不动故。何谓不见?曰:形都泯故。天隐子瞑而不视,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隐子果何人哉?于是彼我两忘,了无所照。

神解

一斋戒谓之信解(言无信心即不能解),二安处谓之闲解(言无闲心即不能解),三存想谓之慧解(言无慧心即不能解),四坐忘谓之定解(言无定心即不能解),信、定、闲、慧四门通神,谓之神解。故神之为义,不行而至,不疾而速,阴阳变通,天地长久,兼三才而言谓之易(系辞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齐万物而言谓之道德(老子《道德经》是也),本一性而言谓之真如。天隐子生乎易中,死乎易中,动因万物,静因万物,邪由一性,真由一性,是以生死动静邪真,吾皆以神而解之。在人谓之仙矣,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故神仙之道五归一门(谓五渐终同归于仙矣)。

天隐子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09:55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16:03

相关推荐

  • 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

    陕西省道教协会网讯 2024年11月27日,西安市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在鄠邑区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 ,省道教协会,西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道教协会,全省其他市县(区)道教协会及鄠邑区相关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鄠邑区道教界106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鄠邑区民宗局副局长王海民宣读了《鄠邑区民宗局同意成立鄠邑区道教协会的批复》。会议审议通过了《鄠邑区道教协会章程》(…

    2024年12月1日
    01100
  • 关圣帝君万应灵签

    此本道光6年尚勤堂马宅刊北京龙文斋刻字铺藏板的《关圣帝君万应灵签》,这是一本关于解签的书,除释文外还有释义。内有插图一百多幅。 【关帝】是护法天神之一,被尊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和「玄灵高上帝」,民间则俗称关圣帝君或关帝,俗称关公。是世人崇拜的英雄,是保护人民的神祗,也是做生意之人必须信奉的武财神,保佑生意兴隆、招财进宝,香火兴盛、历久不衰。关帝即叁国时蜀国的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蒲州解良…

    2022年10月13日
    08830
  • 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资源编号:DS0033资源名称: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更新日期:2003-05-22

    2014年11月15日
    07480
  • “道、法、术、器”

    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字,叫“道、法、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

    2019年5月28日
    01.9K0
  •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经名:玉清胎元内养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假托元始上帝为太上老君说炼形凝神,保养胎元精气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玉清宝神元台真君下传 尔时,太上老君因朝元始上帝,告太上曰:精虚则炎上,气虚则下走,阴阳各行於水火,金木不成於夫妇,是致下上之人,真气日衰,阴邪日戾,残其本寿,精神不全,沦为下鬼。我当授汝胎元妙道,以外玄牝合内玄牝,以外真神补内真气,聚集天…

    2022年10月10日
    05380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首批81条术语 2014 年12 月24 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仪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出席发布仪式并讲话。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成员、联络员及相关学科专家近100 人出席活动。 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

    2022年1月11日
    04260
  • 外国人竟无法区分中国网文里的“门派”与“宗族”?

    中国网络小说,又特别是玄幻、仙侠类小说里,往往都会有“门派”和“宗族”的设定。比如仙侠小说《诛仙》里的青云门、鬼王宗,或者《我欲封天》 里的靠山宗、太行剑宗、三大道门等等。 一般国内读者看到这些XX门、XX宗的名字,应该都不会去深究这其中的区别吧?不过网络小说“出海”以后,有些国外的读者看到仙侠小说中的这些“门派”或“宗族”的时候,居然会对“门派”与“宗族”的区别感到疑惑! 为了解答外国读者对中国…

    2024年11月21日
    0990
  •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经名:玉清无上内景真经。撰入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元始真尊化生天地五方精气及内炼脏气,返老还婴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大罗真天元天大圣后紫光天母下传 尔时,元始至真大圣化生开天,以其大神通力,大智慧力,结造世界,配合阴阳,主张造化。先於大梵真天玄空之中,化诸外象,以表内景,而分九气,为东方木精之色,结化九气丈人而君主之,在人为肝为魂。次分七气,为西方金精之…

    2022年10月10日
    05180
  • IEC 60352-5

    资源编号:DS0011资源名称:IEC 60352-5 更新日期:2020年7月

    2021年1月17日
    0340
  • 存神炼气铭

    经名:存神悚气铭。唐·孙思邈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收卷三十三。 存神炼气铭 唐·思邈孙真人述 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源,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慧…

    2022年10月16日
    08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