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成》介绍

《道藏》乃道教经典之总集,是历代道教经典文化之集大成者,收录的内容有号称黄帝撰著的许多哲理、兵、医书籍,道家诸子的名著和各种注本,道教教义、科仪、符箓、仙传、山志,甚至儒书、医书、阴阳、卜筮等大量文献,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其中现存版本最早、收录经典最多、收录版本最有权威性的,便是明《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编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仍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与《正统道藏》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现存明版《正统道藏》,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我社出版的即是此本。1923─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以涵芬楼名义影印,缩改为六开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一千一百二十册。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道藏》影印本,另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於世。
1-102册为《正统道藏》,103-108册《万历续道藏》

何建明,男,1965年生,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学术专长:道教与中国社会、近现代中国佛教史、基督宗教来华及其与儒佛道的相遇和对话。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主要成果有:《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澳门佛教——澳门与内地佛教文化关系史》等专著及论文100余篇。

前言
道藏编纂是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文化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自唐代开元年间(七一三—七四一)编纂《开元道藏》之后,历代相继编修和出版了数十种不同的道藏版本,如《正统道藏》《道藏辑要》《藏外道书》《中华道藏》等。《道藏集成》是在积极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力图继承和发扬历代道藏编纂的优良传统,将历史上各种道藏及藏外文献,特别是各种丛书中的道教文献及清代以后出现和新发现的各种道教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并进行必要的重新分类整理,是中国道家道教文化史上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历史文献结集工程。
与现有的各类道藏相比,《道藏集成》将充分尊重前人编纂与出版之道藏,合理借鉴和吸收其长处,并力图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收集的道教文献规模空前。既有《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已成定本的历史上的道藏文本,还有明清以来新产生和新发现的各类道教文献。同时还要对历代类书、丛书、志书、道教艺术与文学作品、文物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纂。二是全部采用原版影印的形式,以求存真。对版面不清晰的文献进行技术处理,对敦煌文献采用重新排印文字并附录影印件的方式,便于对照阅读。三是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等保留原刊样式及分类法外,将对其他文献按照现代学术要求进行重新分类(如教义、仪轨、方法、史传等)和版式处理,使传统文献以更清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读者和道藏收藏者。总之,《道藏集成》的编纂与出版,对于推动中国道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7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月2日 21:09
下一篇 2022年1月4日 18:08

相关推荐

  • 戈国龙:论内丹学工夫论中的“炼丹三要”

    论内丹学工夫论中的“炼丹三要” 戈国龙 摘 要:内丹学工夫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炼丹三要”,即内丹修炼功夫的三个要素:炉鼎、药物和火候。本文综合考察内丹学文献中的相关材料,对道教内丹学“返本还原”理论视域下的“炼丹三要”做了具体的文献疏释与理论分析,是作者道教内丹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之一。 关键词:炉鼎;药物;火候; 原文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21(03)期,文章内容有删节 内丹学工夫论的一个重…

    2022年1月16日
    07000
  • THE LONGMEN “LINEAGE POEM” (Longmen paishi 龍門派詩) A Translation

    THE LONGMEN “LINEAGE POEM” (Longmen paishi 龍門派詩) A Translation​ Chinese Text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亲。 Tr…

    2019年5月29日
    07180
  • 太上老君养生诀

    经名:太上老君养生诀。题华佗授广陵吴普。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太上老君养生诀 华佗授广陵吴普 五禽第一 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乌申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日五禽之戏。挽引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 虎戏: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肤,乍前乍…

    2022年10月16日
    06840
  • 太上老君内观经

    经名:太上老君内观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介绍道教的宇宙、人生观,义理通明,言简意深;注重修心在修道中的作用,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太上老君内观经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之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其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长…

    2022年10月13日
    06950
  • 《重阳立教十五论》修道思想探析

    《重阳立教十五论》修道思想探析 王永会 金元以降,道教从唐、宋贵盛而渐至衰寂。又以金元异族统治、佛教禅宗的发展以及道教内丹术发展的影响,道教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渐趋分化,于是有太一、真大、全真诸派产生发展,道教于是又现中兴之象。其中对后世道教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当属全真道。全真道的创始人为王 ,系京兆(今陕西)咸阳刘蒋村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更名为,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后人…

    2024年2月17日
    02900
  •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经名: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一卷,南宋刘元端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混极未判章第一 厥初一混肇於未形,包含而万有潜冥,蒙昧而三因隐忒。似炁非炁,若象无象,块然如不物非物之状,朴矣!於似类远类之仪,四极内括,三才中含,利刀不可以力剖,巨棒禾能以棰攻,太清三境若芥子藏之而不露,人道万汇如恒沙而莫数,炁类含胞,形同鸡卵,以之内分两仪,乾坤何在?以之…

    2022年10月9日
    05050
  • 兵录

    此《兵录》是明代何汝宾辑录的一部综合性兵书。全书共十四卷,分为:论将、选士、教练、射法、鸟铳、狼筅、长枪、镋钯、拳法、棍法、阵法、器械、军行、安营、守御、功战、水攻、火攻、医药、天时、地利等方面,内附图四百多幅。此为明崇祯五年序刊本。 其中资料来源,诸多采自《武经总要》,另外也采辑明代新材料。全书辑录的资料比较丰富,尤其是明代以来西洋传来的火器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十一至十三卷论述火器。《兵录…

    2022年10月16日
    05370
  •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盛克琦 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 以精化气气化神,炼作黄芽并白雪。 ——宋.薛道光《还丹复命篇》​ 自南派内丹学大师薛道光(1078-1191)提出内丹功法“只要凝神入气穴”以来,“凝神入气穴”即成为了内丹修炼千古不易的要领。修炼者大多认为“凝神入气穴”与“意守丹田”相类似或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实则两者之间差别甚大。“意守丹田”主要是将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部位,一意不…

    2022年1月16日
    09050
  • 道士买菜

    有个年轻道士下山买菜,结果被菜贩子坑了价钱,气得回到道观。“不打算修行了,脑子全是那菜钱的事!”看起来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但接下来,这位道士没有多想,立刻又跑回去找那菜贩算账,把这件事解决后,他的修行才恢复平静。 换作某些人,可能会选择“忍一忍”,但道教不是这样,它鼓励你——遇到问题,你就得直接解决它!所以,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喜欢道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不逼你压抑情绪,不要过分隐忍,而是…

    2024年11月9日
    01300
  • [E0057]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此《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应为明永乐年间道士编撰。一卷,收入《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记述明初修建武当山官观时出现各种祥瑞,如黑云感应、骞林应祥、樃梅呈瑞、神留巨木、水涌洪钟等,皆绘成图画进呈朝廷。此本大致为明永乐时期刊本,后附《御制真武庙碑》。 武当宫观在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秋,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统帅军民二十余万修建武当宫观;又命正一天师张宇清选举道士住持南岩宫、玉虚宫、五龙宫等…

    2013年6月12日
    07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