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锡琛: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吕锡琛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革新和扩展,让产生于传统社会的道教不仅融入现代中国,更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道教中国化可从多个方面推进,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原文载于《中国宗教》2021,(07),文章内容有删节

一、阐发道教智慧的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掘道教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并阐发其现代价值,是推进道教中国化的基础性工作。道教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其中蕴含的哲学、伦理学、养生保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智慧无不对今人具有深刻的启示。关于这些方面,学术界都曾作过诸多探讨。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种冲突不断加剧、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本文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课题来阐发道教思想的现代价值。

首先,道教强调人类在本质上的同一性。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话语,就从本体论的高度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类与万物“勇同”的观点。继承这一思想,汉代《太平经》亦构想出天地人之间亲子般的密切关系。人类与天地的命运紧密相连:“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这些思想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整个人类乃至天地万物皆有着相同的生命根源和平等地位,人与人、人与万物是密切相连的。这虽只是原始的共同体理念,但这种深刻的“道本质”概念超越了人类的“类本质”界限,将天、地、人视为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能够从本体论的层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

其次,道教尊重万物的独特价值,反对干涉。汉代严遵在《老子指归·名身孰亲篇》中说:“万物之性,各有分度,不得相干。”也就是说,万物皆有其特性、地位和存在价值,任何力量不得干涉,不应侵犯,不能否定。这种思想有助于缓解国际政治中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他族的做法,这是促进各国各族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的纽带。

第三,道教追求身心、人我、社会、天人等多个层面的和谐。《太平经》就认为,世界包含着阴和阳两方面的属性,阴阳双方相生、相养又相互转化,要避免偏阴或偏阳的倾向,努力实现阴阳和合。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和之气”的概念并将其与治国之道联系起来。书中认为,“中和”是达到“王治太平”理想的良方,阴阳和合而产生的“中和之气”乃是构成太平之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和包括君、臣、民“三合相通”的上下和谐;人各有宜、男女相和、人际互助的社会和谐;“得天地人和悦”的人天和谐。

第四,道教倡导慈柔平和的处世态度。老子推崇柔性的力量,他告诫人们:“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进而倡导宽容和平,反对以暴易暴,揭示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贵柔的思想,道教最早的类书《无上秘要》中就专门列出《柔弱品》一章,文中援引《西升经》《妙真经》等早期道经中的相关思想,告诫人们持守柔弱。

第五,道教的修行方法有助于从操作层面培育慈柔美德和万物一体的理念。道教的心性修行强调培育慈柔平和谦让的美德,在修行中感受人和天地万物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以上思想展现出道教教理教义兼容并蓄、道通为一的博大气势,这是推动道教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值得我们认真发掘和进一步阐释。

二、从道学西用凸显道教的实践价值

道教的现代价值不仅反映在思想理论层面。以下我们从道学在西方的应用来论述道教智慧的现代价值及其进行现代转化和创新的现实性。

根据本人近期主持完成的“道学在西方的应用”这一国家社科课题研究成果,道学在西方的传播和应用并非个案或偶然,而是影响到物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且包括玻尔、李约瑟、荣格、马斯洛等大师在内的文化现象,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

例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就十分崇尚道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作中,他高度赞扬道家思想并展现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发现了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该书进而影响了不少西方人士,让他们了解并受惠于道学,将西方理性思维方式与道家虚静无为的直觉致思途径进行综合,以超越西方经典动力学概念的局限性。

又如,心理学家荣格坦言受到道教《太乙金华宗旨》的启发而“第一次走上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开创了分析心理学这一独树一帜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治疗方法;马斯洛深入研究道家思想并创立人本心理学,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发展为超个人心理学,开启了西方心理治疗的新篇章。

西方吸收、应用道学的例证向人们昭示,中国哲学具有融通东西文化并进行现代转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道学中蕴含的有机整体思维模式、对立统一思想、虚静默会的认知方法,有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独特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和认知路径;自然无为、谦下包容、和谐弃争等思想能为冲突加剧、战乱升级的世界献上和平止乱的良方;俭啬恬淡、知止知足、仁慈博爱、正反相因、抱朴守真等处世智慧更是能为人类提供协调身心、抚慰心灵的方法。

三、吸收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促进道教的创新发展

道教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它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其历史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站在文明互鉴和现代文化发展的高度,吸收中外现代文化中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促使道学智慧与现代科学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有机地结合融汇,为我所用。如,美国著名教育家韦恩·戴尔立足于生活和践行而撰写的《老子智慧的现代启迪》一书,按照《道德经》的顺序依次将81章的内容在每一章的开头列出,然后根据他所理解的核心章旨,以“生活”为主语概括出本章的标题,如第一章为“神秘生活”,第二章为“充满矛盾的生活”,第九章为“知足生活”……文中的内容既非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地意译,又不等同于整章的解读和疏通,而是不即不离地就文本的大意,紧贴社会生活进行自由的阐发。接着,围绕该章宗旨列出几条“老子给今天的世界提出的建议”,他还在全书81章的每章结尾处列出“现在行道”,指导人们将各章中的智慧身体力行。该书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一部可运用于日常生活、追求平和幸福生活的宝典”。

这些将道学思想智慧与应用践行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不仅让道教智慧在千年之后、万里之外的现代西方遇到了成千上万的知音,而且为道教的现代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当说,这种便于操作的研读经典的方式对于推动道教中国化极具借鉴意义,有助于人们吸收道学智慧,改善和提升人生。

四、在促进道教对外传播中推动道教融入现代世界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让道教文化走向世界”作为道教中国化的措施之一,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只有在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过程中,道教方能更好地认识和发挥自身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成长为无愧于新时代的中国宗教。

中南大学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湖南省道教协会曾多次开展道教的对外传播活动。例如,我们先后与美国的罗耀拉大学、圣约翰大学、桥港大学、英国的威尔士大学以及马来西亚道教学院等机构合作,分别在中国、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召开道学文化学术会议和养生文化讲学、研修,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马来西亚道教学院合作培养道学人才的机制。本人认为,要进一步推动道教思想精华的对外传播,需要加大多方合作,通过这些多重主体的“合力弘道”文化传播,推动道教融入现代世界,造福人类。如此,道教将更好地适应于现代中国,这也更好地推动着道教的中国化过程。

作者简介:吕锡琛,女,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长沙410012),主要从事道家道教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月16日 10:36
下一篇 2022年1月16日 10:39

相关推荐

  • 睡前多做四件事,沾床就睡身体好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句话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一晚好的睡眠不光取决于你睡了多久,把握好睡前的一小时也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梳梳头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一直倡导“发宜常梳”。相传,北宋文豪苏东坡一度脱发严重,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睡前坚持梳头,不久即愈,并留下诗句“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清宫《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日命总管太监李莲英,轮流用象牙梳和木梳为她梳头,这使她年过七…

    2019年11月7日
    04470
  • 一篇小小的序言里竟藏着最权威的金丹大道!

    张伯端的《悟真篇》,代表着北宋后期,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修真准则。千百年来,道家、道教将《悟真篇》视作金丹文化的金科玉律。而《悟真篇》的实际修真内容,似乎长期不能被现代道教所认知。 要弄清楚《悟真篇》的金丹文化,要了解道教金丹文化的概貌,比较简易的、通俗的、有权威的文献,应该是这篇《悟真篇原序》了。 《悟真篇原序》到底讲了些什么? 张伯端的《悟真篇》,代表着北宋后期,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修真准则。千百…

    2024年4月14日
    01.6K0
  • [E0043]南华真经

    此书为先秦著名道家学者庄周所著,原名《庄子》,因唐玄宗时追号“南华真人”,其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此书共十卷,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此为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六子书》之一,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 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被尊为《南华真经》。道教奉《南华真经》为主要经典之一。此书属于顾春世德堂刻《六子书》…

    2013年5月17日
    07950
  • 中医根本不能治疗癌症!数万中医高喊“请还中医一个公道!”

    中医药作为中华几千年的传承瑰宝,经久屹立不倒,然而走到现在,社会中对中医、中药有不少的争议。他们有的人盲目崇拜“老中医”,有的则认为中医根本不能治病,尤其是在治疗癌症领域,很多人对中医嗤之以鼻。 不得不承认,现在人们想要寻找一名好的中医实在太难,社会上不少打着老中医旗号,鼓吹御用秘方产品的骗子将中华医学这汪水给搅浑了,导致大量不看好中医的负面评论在信息时代炸锅。 中医能否治疗癌症?不偏执,不绝对!…

    2019年10月26日
    04850
  • 玄女经

    一、阴阳之道 黄帝问玄女曰:吾受素女阴阳之术,自有法矣。愿复命之以悉其道。 玄女曰: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流液相通。男有八节,女有九宫,用之失度,男发痈疽,女害月经,百病生长,寿命消亡。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华英。 二、八事 黄帝曰:交接之时,女或不悦,其质不动,其液不出;玉茎不强,小而不势,何以尔也? 玄女曰:…

    2024年2月17日
    01.3K0
  • 周易集注

    此《周易集注》(易经来注)是明代学者来知德所撰易学著作。全书十六卷,前附易学杂说、易学六十四卦启蒙。其内容以象数为方法,以义理为旨归,以《系辞传》“错综其数”、“非其中爻不备” 二语贯串上下经六十四卦,纵横推阐,多有创获。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虎林重刊本。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其书初刻于郭子章,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易集》的早期版本…

    2022年3月27日
    07360
  • 为佛道教研究开辟新领域

    《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这套丛书出版的第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在它适应了我国佛教和道教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从而必将推进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佛教和道教研究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术成果的不断丰富,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能够找到的空白却越来越少。如此一来,对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2014年5月28日
    06160
  • 以《道德经》的自然思想来养生

    在快节奏、人们精神高度紧张的当今社会,如何达到身心和谐,并健康快乐地生存下去已成为人们急切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于是,养生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认为养生不是简单的防病,而是治生,是指如何避免疾病痛苦,如何达到本元的完满智慧,如何获得长生快乐。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孜孜不倦进行追求与探索的就是道教界。养生问题,其实就是道教性命双修的一个衍生物,修道、有道、得自然妙道才能长生久视。道教南宗紫阳真人在《悟…

    2024年3月30日
    03090
  • 简约自由的极简主义,道祖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讲透彻了!

    Less is More,这是当今世界的一句流行语,简单的翻译就是“少就是多”。意味着去除不必要的繁冗,精简你的生活。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繁杂,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瓦尔登湖》作者梭罗在上个世纪说过一段话至今仍然是有用的,”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 的确我们的工作或生活有时像一团乱麻,大家每天在熙熙攘攘中工作或生活中争名夺利,从不消停,而疲惫却总在纷繁复杂中不时的产…

    2020年12月22日
    06020
  • GB/T 4619-1996 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

    资源编号:DS0059资源名称:GB/T 4619-1996 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更新日期:1996-11-12 下载地址:

    2015年1月21日
    064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