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经》的自然思想来养生

在快节奏、人们精神高度紧张的当今社会,如何达到身心和谐,并健康快乐地生存下去已成为人们急切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于是,养生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认为养生不是简单的防病,而是治生,是指如何避免疾病痛苦,如何达到本元的完满智慧,如何获得长生快乐。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孜孜不倦进行追求与探索的就是道教界。养生问题,其实就是道教性命双修的一个衍生物,修道、有道、得自然妙道才能长生久视。道教南宗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曾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皆从此处达真诠。” 元代主张南北二宗合并的上阳子陈致虚也说:“老子之道,即金丹大道也”,“金丹之道……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可见《道德经》是指导我们体悟真元,达到上乘养生境界的一部充满真言的妙文;千百年来,玄门依据《道德经》而进行的修炼正是对太上养生思想的实践,修炼是解决养生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本人以自己三十年来在修道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来谈谈如何以《道德经》的自然思想来养生。

《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之母”按照自然的原则生成了宇宙的本体,同时也按照相应的自然法则展开了人类的生活,我们随处可见自然对我们中国人生活中每个角落和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道德经》主张一切人类的生活、社会活动乃至国家和环境都应当按照自然法则来自然地展开。唯有这样自然的生活环境、自然的社会环境、自然的心灵环境,人类才可能达到自然,或者与真理合一。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唯道是从”。只有理解了自然大道,才可以理解自身,才谈得上道家养生。因而,符合最为自然方式的生活规律才是道家的养生原则。

可以这样说,几乎《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反映了自然的原则,都可以当作养生的经典来思考,来运用,甚至当作摄生秘诀。因为几乎一切人类的生活层面和角落,都需要运用自然的原则去把握,并赖以调整我们的身心,使之合于自然规律,这是《道德经》的基本要义。

我们如今谈到养生时提出来一个概念,就是先天和后天互相滋生养化问题。暂且定义一下,“先天”就是清净无为的自然妙道,“后天”是指我们的染著万物背离自然法则的身心;先天自然而然美妙,后天麻烦多多而苦恼,所以也称“大患”。先天与后天二者之间原本统一无大分别,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自然的训练,已将先天与后天分离为二,各种问题就出来了。人类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和身心不能彻底和谐及不能彻底合于自然有关。道教修行就是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后天所有,必定归结为先天所处,达到“得一”;二是先天所有,也要求直达后天所生所化,这也称为“玄德”。如此同出而异名的众妙之门,才是我们道家的养生法门。老子《道德经》通篇正是围绕着这一个核心而展开了全部养生法则。如果后天不能归结到先天,就是脱离了自然,我们的精神必定沉迷于形而下之器用,庸俗不堪,使身心追逐身外名利,耗损无度,疲惫不堪,又如何谈及养生?如果先天不能直达后天器物,真源不能滋养身心,那么我们身体也容易生病。这先天后天之间的顺逆道路都不通畅,就是养生的症结所在。我个人的体会是保持这个道路通畅,才是保证天机活泼、身心和谐、机体健康的基础。

如何达至先天呢?这要理解并做到《道德经》说的“贵食母”,以及“反者道之动”的境地。其实因为修行人唯道是从,既然要“贵食母”又能够“复守其母”,则天地万物之机,自然造化之妙,皆不求得而自得矣! 故“贵食母者” 贵道,贵守真道,顺逆自化而证道。这里的修持方法是逆反后天,回复先天无为清净玄妙真机,只有如此才能令后天所有归元得一,就像万物归根一样,不失自然的调养。

当一个人完全理解了自然,能够彻底放下心中、行为中不自然的地方,就可以开始进行养生的逆化训练,也就是“食母”或“橐龠”。这阶段的训练是采用一些道家修行方法和技巧,须要继续不断体悟真道,扩充大道的作用使其达到极致。《道德经》说“修之在身,其德乃真;修之在家,其德有余;修之在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样才能不断彻底地打通自然本原大道通向万事万物的正路。这条道路原本自己是通畅的,只不过我们人类的欲望经常使得我们自以为是,经常做出许多违背自然的蠢事。譬如我们要改造自然,使其合乎我们人类的可欲,于是把这个世界变得不可靠,到处都是争夺资源的战争,结果是为了满足那一点无聊的欲望,人类自己变得非常荒唐,非常不愉快,非常病态。

而将自然的养生法则贯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人类的健康就可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养生的概念并没有得到重视,更谈不上实行。所有的人都是在消极等待灭亡,没有以积极的自然方式与天地抗争的精神。所以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在“生、老、病、死”这个模式中混日子。人们的生活是“学习,工作,生病,进医院治疗”这样的被动状态。如果仔细考察这个过程就会发现,大家都会误认为,生病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宗教中,唯有道家是积极主动地研究这个问题,并且将上古宗师的长生之术应用到生活中。譬如人类的疾病,绝大多数和外感病得不到自然化解而后传到内部引起有关。其实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如果能够贯彻养生的道理和方法,就可以轻易地化解疾病问题。

每个人工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养生的过程,就是练化和提高生命品质的过程。懂得养生并且做到这一点的人,寿命便在生活中得到延长,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在生病的时候不再是被医生随意摆布、宰割肉体。患病的时候不再消沉意志,而是积极学习养生的知识和方法并检讨自己在养生方面的缺陷,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努力调整加强并改过。这样,人生不但更加有意义,而且也为社会和大自然减少了负担。其实,如果看书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然后闭目思索或者转转眼球,眼睛近视问题就会消除,自控能力会大大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会更加发达,智慧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将人生的方向变成一个积极修真悟道的过程,将整个社会的精神境界提高到新的高度来发展,即修之在身、家、国、天下的理想境地。当一个人把他的身体健康问题托付给医生的时候,他的人生品味和生活质量就大大降低,他的尊严就下降了一个层次,尽管病人有被允许哭爹喊娘的特权。所以我们都有一个危险性,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他人来办理,这像是把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一个强盗和小偷一样不保险。宁愿在生病之前把自己托付给自然,也不要等到病后将自己无奈地托付给医生。如果我们的疾病比较轻,则说明我们不太会养生;如果病情严重,说明很不会养生;如果非常严重,说明我们与养生法则完全违背。如果我们得了绝症,那么应该归罪于我们生活方式问题严重,而不是归罪于医学不够发达,或者说爹妈基因问题,更不要哀叹什么命运不济。疾病是向我们明白提示,我们的行为有不符合自然养生的地方。

最后总结一下:自然的路线固然是一条,但是有正反两个方向:一是顺而生,顺生顺养,先天而后天;二是逆而化,逆反逆化,后天返先天。顺生顺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过程。逆反逆化是从纷乱到有序,从万物到妙道,逆返成仙的过程。此两者都是清静无为自然妙道的本体,养生者必须完整地理解,并按照这样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身心,使其能够合于自然,达到众妙,即所谓顺逆皆妙的规律,才是我们道家认为完整的大道,大智慧,此等智慧是一切真实不虚的真理的基础。我们道教认为世间没有哪个事物离得开自然本体而独立存在,正所谓:

顺生顺养道之德

逆行逆化德之道

两者同出而异名

玄之又玄众妙门

问题一:能否说明先天后天在《道德经》中如何阐述的?

 

答曰:关于先天可见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此乃先天之所由来。道生万物见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冲气以为和。”这个道是先天,化生一二三则为先后天转化的途径和基本模式,乃至万物而后万物乃于阴阳冲气和。

问题二:自然道路的顺生顺养,逆化逆反的过程如何联系《道德经》经文?

答曰:顺生顺养见于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徳蓄之,物形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此为顺生顺养的过程。乃是道德两种势力参与的过程。逆反逆化则见于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即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问题三:如何先后天转化,后天反先天的逆反逆化,先天而后天的顺生顺养?

答曰:后天反先天譬如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足以取天下”此间天下好比金丹,必需无事而取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也。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定。”这是讲的先天妙象,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守先天而达至先天,使之不能化为万物。

问题四:能否再就何谓自然结合《道德经》进一步说明?

答曰:《道德经》里所说的自然,其实就是自生自在的先天大道本身。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说人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严格的法则,消除一切不自然的过程,最后扬起所有的法则,从而得道,并进一步达到自然本身。也意味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展到自由王国是要经历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而养生的基本法则,也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系统化的训练,让人随时按照自然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精神活动。自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把这一点视为“清静无为的本体”才能运化完整的世界。稍有欲做有为,则必有所缺遗漏之事。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2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3月30日 17:27
下一篇 2024年4月1日 21:33

相关推荐

  •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也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简称《玉皇心印经》或《心印经》。《玉皇心印经》是道士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按照经中所讲悉心做去,小则有益身心,大则证道登真。诵持不退,不但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格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经文: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

    2015年6月27日
    08910
  • 老子有爹、耶稣没爹—跳出西方式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陷阱

    老子有爹、耶稣没爹—跳出西方式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陷阱 (本文作者:全真道士梁兴扬)​ 说起有神论、无神论的划分,大家可能觉得这很简单,你梁美丽是信神的道士,有神论呀,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妥妥的无神论,有什么难的?你这个封建迷信的妖道,还欠我一道招财符呢。对于我这个不正经道士来说,大家嘻嘻哈哈都没问题,梁美丽三观正,大家觉得有神论没什么。其他人其他场合呢?或许一坐下来,道士出现就自动分出来有神论和无神…

    2019年6月2日
    09940
  • 郑观应刊本《王重阳祖师传授七真灵文五篇》

    《王重阳祖师传授七真灵文五篇》序 郑观应​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王重阳祖师云:“凡修炼天仙者,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吾师谓:“深达阴阳造化顺逆之妙者,大则成圣、成佛、成仙,小则造物巧夺天功。如电报、电灯、电车等类,莫不有阴阳之理寓焉。”或问纯阴纯阳之理,有云天道纯阳,地道纯阴,人道则阴阳和合,仙乃纯阳之体,与天合德,故称天仙。人以识神用事,识神阴也。阴与阳隔,故不能见仙。鬼乃纯阴之体…

    2022年10月8日
    06360
  • 没有道士证的“道士”算道士吗?

    经过了传度或者冠巾就算是道士了?还是说必须取得道士证?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道士证(教职人员证),由中国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局监制、中国道教协会统一印制、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备案的颁发给道教教职人员的身份证明。只有经过了传度的正一派道士或冠巾的全真派道士,才有资格取得道士证(教职人员证)。注意“只有”这个用词,意思是传度或冠巾是前提,但不是传度或冠巾了就能获得道士证。有人要反对了,没有证就不算道士吗?张道陵…

    2019年5月28日
    09530
  • 中华传世养生药膳(共6卷)

    图书信息: 书名:中华传世养生药膳(共6卷)编著:罗增刚出版社:华龄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年1月标准书号:ISBN 7-80178-327-1/R·46 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HA001资源名称:中华传世养生药膳(共6卷)清晰度:一般文件格式:PDF资源大小:74.5MB发布日期:2025-02-03更新日期:2025-02-03 下载地址:

    2025年2月3日
    0470
  • 龙虎还丹诀

    经名:龙虎还丹诀。唐金陵子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龙虎还丹诀卷上金陵子述紫叶红英大还丹诀夫还丹者,本自九天之精粹,受二十四真。真水真火,外内包含,化五神运气,积而为水砂,禀积气极,乃号紫华红英之丹。又从戊己中宫黄金,化质归离,功成於九。是以阳金迁变,动用化机,运质易胎,合其五方之体,然后超於三元,脱质归真,号日还丹,殊灵化也。其还丹无方,《金碧经》及《参同契》是其方也。自古真…

    2022年10月16日
    06000
  • [E0032]内丹养生功法指要

    内丹学虽号称仙学,却与一般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以迷信骗人,惟重人体的实验。丹经中的“神仙”等字眼,只是一种比喻,它的确切含义是指那些修炼内丹功法取得成效的人。内丹学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实际上要与造物主争权,要夺天地造化之功,要在人体内模拟宇宙反演之道,要做大自然的主人。王沐编写的这本《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即为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内中收录了数篇养生文章。

    2022年1月1日
    06790
  • [E0028]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全书现存十八篇,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此内收明清多个版本:格古斋本、群玉书堂刻本、还读楼刊本、大业堂刻本、金阊书业堂本等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山海经》中对于动物的记载,据统计有…

    2019年5月29日
    06000
  • 周易集注

    此《周易集注》(易经来注)是明代学者来知德所撰易学著作。全书十六卷,前附易学杂说、易学六十四卦启蒙。其内容以象数为方法,以义理为旨归,以《系辞传》“错综其数”、“非其中爻不备” 二语贯串上下经六十四卦,纵横推阐,多有创获。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虎林重刊本。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其书初刻于郭子章,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易集》的早期版本…

    2022年3月27日
    07360
  • 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七次代表会议召开

    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七次代表会议于10月16日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有195名代表、14名特邀代表和8名列席代表出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房剑森,上海市人大侨民宗委主任委员张丽丽,上海市民族宗教委主任花蓓,上海市政协民宗委常务副主任蔡永莲,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王君力,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等出席会议,上海市各兄弟宗教团体负责人应邀到会祝贺。会议期间,…

    2016年10月17日
    0646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