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自由的极简主义,道祖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讲透彻了!

Less is More,这是当今世界的一句流行语,简单的翻译就是“少就是多”。意味着去除不必要的繁冗,精简你的生活。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繁杂,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瓦尔登湖》作者梭罗在上个世纪说过一段话至今仍然是有用的,”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

的确我们的工作或生活有时像一团乱麻,大家每天在熙熙攘攘中工作或生活中争名夺利,从不消停,而疲惫却总在纷繁复杂中不时的产生。

这个世界太纷繁复杂了,于是很多人渐渐爱上了“简约”,让生活方式回归简单纯粹的一面。极简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

没有多余的摆设,将生活用品精简到最少,返朴归真。这种削减的生活方式,使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事情上。这种感觉令人心绪平静。创造出一种精简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返朴归真,来源于道教思想。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这是道家生活中的主要追求,其来源于老子之道。

道祖老子在2500多年前写下《道德经》,成为道教圣经,后世道士以“道”为准则,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认为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就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和“道”融为一体,而成为神仙。

由此千百年来,道教中人恪守这一法则,认真探索,勤学苦炼,追寻着返朴归真、长生久视之道,可见返朴归真不仅是一种修炼方法,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体性,就如浊水慢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

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

“清静为天下正”说的不仅是道家清静功夫,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说,人处在一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如何去避开尘世,达到清静,那就要做静功,当静功做到一定境界时,更要继续坚持下去,即会见到光明。老子认为这都是“道”的表现。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须与自然相协调,这样才能以万物养育群生。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则办事,不妄作为。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就是“朴素”的意思,上古之世自然古朴,上古之人自然古朴,人生之初自然古朴。然而由于情欲之弊,世人离道愈来愈远,身不得保,国不得治。

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 “朴”是大道之法,法道治世,社会自然古朴。

人心要清要静,思想才会纯洁,就会去追求素朴的生活。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违自然所好”,只有抱着这种生活态度和这样处理人际关系,才能保持人的天性,进而达到做人的理想境界。放弃名利和各种私欲,做到返朴归真。

道教追求返朴归真,“朴”、“真”是大道本质的反映,是圣人德性的最高境界。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005.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12月22日 17:49
下一篇 2021年1月16日 10:38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对道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

    道家学派是以《老子》之“道”“德”为核心范畴形成的学术派别,起始于春秋时期,并在汉代、魏晋等时期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儒家思想构筑了中国人整体的思想、道德、伦理体系,而道家思想,则决定了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心理特质,二者共同形成了中国人基本的心理构架,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形成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同样汲取道家思想之精粹认知生命、建构医学体系,并对其核心范畴进行充分的发展与丰富,亦在具体生命层…

    2024年3月9日
    02420
  • 无根树

    其一 、叹世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其二、勉力学人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其三、劈旁门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雌鸡卵,怎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儿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

    2022年10月11日
    06110
  • 喝风辟谷能减肥治病?西安一公司在列双创补贴名单

    日前,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号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曲江新区双创券兑付名单,西安一家宣扬喝风辟谷能减肥治病的国学文化传播公司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曲江官方”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曲江新区双创券兑付名单,通过审核的有69家企业和4家服务机构。这些公司机构经营过程中所采购的财税服务、法务服务、招标服务、认定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运营能耗等都可…

    2019年11月18日
    06320
  • 道教的神仙们都“居住”在哪里?看完长知识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一些名胜称之为“洞天福地”,意思是这些地方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洞天”意思是在山中有洞室可以直达上天,它指的是道教的仙境,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道士们在这些地方隐居修行,希望可以证道成真。 但是根据道教的典籍记载和神话文化作品的演义,神仙大多都是居于远离凡尘的九重天之上,具体都在哪里呢?本期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些道教重要的几位的仙居之地。 道教的世界分为三十六重天,这是道教构想出来…

    2019年5月28日
    01.1K0
  • 道藏精华,1-70册

    《道藏精华》,萧天石编辑,于1956年台湾自由出版社开始出第1集,至1992年已出版17集共计75册。 1974年版第1册卷前有萧天石写于1973年之序曰:”特广搜海内外秘藏珍藉,以及散存名山之孤版钞本等,穷数十年之力,严为审订鉴别考证删节,取精撷华,造刊书凡六百七十五种,列为道藏精华。陆续分集出版,以广流通,而续圣脉。”1973年后,《道藏精华》仍陆续出版新集,旧集再版时…

    2025年1月20日
    02300
  • 《入药镜》小考

    《入药镜》小考 无始洞 述 《入药镜》,亦称《药镜》,崔公所作,为丹经要籍,宗之者众。然其流变,少有问津。现略作考证,小辨其源流。虽然不关实修,也希望能辅翼学人,以供同好。 一,所见诸本。《道藏》收录及见引之《入药镜》,凡九种。书目如下: 1、《西山群仙会真记》卷四引《入药镜》本,简称会真本。2、《道枢》卷三至游子所见《药镜》本,简称容成本。3、《道枢》卷三十七《入药镜上篇》,简称入药镜上本。4、…

    2022年10月16日
    08600
  • 道教常识:道士的称谓都有哪些?

    道士,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一群神秘的存在。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道士要么都是像电影里的那样会掐诀念咒、画符做法,要么就是在大殿门口为游客解签打卦。每个人对于道士都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么说,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身着道袍,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 何为道士呢?根据《太霄琅书经》记载:“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对于道士,自古以来有很多的称谓,有自称…

    2019年5月28日
    09250
  • 老人常说“男怕柿子,女怕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不要这样做

    又到了吃柿子跟吃梨的季节了,可这时候老人说:“男怕柿子,女怕梨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老人解释说“如果男人生完病,就不要吃柿子了,如果是女人生完病之后就不要吃柿子了”。 到底要不要这样做呢?在传统的中医上认为柿子是一种寒性的水果,对于刚刚出院或者是生病的男人,如果吃柿子反而会让身体更加虚弱。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性的,现在正是吃柿子的好季节。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里面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含…

    2019年9月9日
    06390
  • “修道秘籍”130条,给好道的修行人指了一个明路!必须收藏

    “修道秘籍”130条,给好道的修行人指了一个明路!必须收藏 ​ 总结个人的修行经历,写一个学道津梁出来。给广大求道无门的好道之士引一个明路。以下八条,有者勿入我道,入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一、心不信。不信大道,好奇游戏,为徒虚名者勿入。二、心不逆。忤孝背义,悖负亲长,叛辱家国者勿入。三、心不正。只求神通,搬符弄咒,妄求神鬼者勿入。四、心不纯。好求名利,蛊惑众生,以术咨欲者勿入。五、心不善。不怜弱苦,害…

    2022年1月7日
    08460
  • 以《道德经》的自然思想来养生

    在快节奏、人们精神高度紧张的当今社会,如何达到身心和谐,并健康快乐地生存下去已成为人们急切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于是,养生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认为养生不是简单的防病,而是治生,是指如何避免疾病痛苦,如何达到本元的完满智慧,如何获得长生快乐。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孜孜不倦进行追求与探索的就是道教界。养生问题,其实就是道教性命双修的一个衍生物,修道、有道、得自然妙道才能长生久视。道教南宗紫阳真人在《悟…

    2024年3月30日
    0309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