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不要妄想自己成仙!

你愿意守护这条成仙路吗?你愿意传承这样的精神吗?你愿意修道吗?
道教信仰中,有个奇怪现象,所崇拜的神仙和祖师爷中,很多都是华夏先祖、智慧贤人、民族英雄、武将文官,他们之中真正具有道士身份的只有极少数,在生前,他们不具有明确的道教身份或者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道教是什么,他们却成了道教的神灵被供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说道教是个修仙的宗教,那么,不是应该具有道士身份的人具有更高的成仙几率吗?其中究竟哪里出现了理解偏差呢?更有人以此攻击道教,说道家与道教不是一回事,道教把民间信仰都拉拢到自己宗教里面来,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宗教,拉拢圣贤为自己贴金而已。
或许有的道士想争辩,说什么神与仙是有区别的,我们是修仙不是成神,但是对于世人来说,神仙又有什么区别的,如同孔乙己一样,向世人解释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吗?
现在有的道士进入道教,就是想修仙成大道、或者逃避人世间的烦恼得清静、或者枯坐辟谷炼丹修仙,甚至刚刚进入道门,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鼻孔朝天,口口声声“吃祖师爷的饭”,把自己当做神仙,高人一等、故作清高、心安理得的接受供养,甚至看不起在家人,觉得自己在修道,俗人还在红尘中不悟道,一副悲天悯人、我独清高的姿势,就这样还妄想成仙?
什么“居士善信不得言道士是非”,只不过是被利用的一块砖,哪里有用哪里搬而已;兴扬在这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不当讲也要讲:“很多道士理解错了修道的本义,不要妄想自己成仙!”
什么辟谷修仙,不可信那些话,死守蒲团,闭喉咬齿假装道相,就是自误前程。若是都学如此,所谓常应常静,能应个什么啊?大悲大愿,慈悲个什么啊?为度众生,又能度得了什么?
这就是一群守尸鬼罢了,想自己超脱,不管他人超脱与否,实际上是自私自利;哪怕对于自己的超脱,枯坐上三五十年,生生死死过去后,怎么可能出世度人呢?
祖师爷留下道教的门户,有山医命卜相玄门五术帮助众生,有科仪、服饰、道场等等显示威仪,帮助众生、显示威仪的同时,目的是传承道家思想与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道教的演绎,将神仙祖师的事迹或者神威宣扬出去,告诉世人成仙的方式,道士的职责不是自己成仙,而是为世人守护成仙之路!
道教通过宗教的形式,让世人看到,不是凡人不成仙,乃是凡人心不坚!

历史上,黄帝、炎帝、尧舜禹、老子、张良、管仲、关羽、岳飞、吕洞宾、韩湘子、妈祖等等,他们通过大功德、大智慧、大毅力、大慈悲成为了神仙,开创道教的祖师不是宣扬自己的功劳、不是宣扬自己的神创造了万物,而是通过经典,让世人明悟,你看,那么多祖师多都成仙了,其他人也可以啊!
什么是祖师宝诰? 祖师宝诰里,不是宣扬自己多么正确、不信我者下地狱,而是向世人展示修道成仙的过程,比如太清宝诰:

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 帝者师 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 地之道 人之道 隐圣显凡 总千二百之官君 包万亿重之梵炁 化行今古 著道德凡五千言 主握阴阳 命雷霆用九五数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
我们通过太清宝诰,知晓老子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成仙的原因与方式,他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历朝历代,皇帝、王者、众生以他为师,传承了道德经五千言,让世人开启了智慧,这就是老君爷的的成仙之路啊!
道士的讽经演教,就是把类似这样的修行方式传承下去,把真正的探寻大道的方式让世人知晓,而不是迷信、盲从或者偏激,不是永远屈从于神威,而是有足够的谦恭,跪下去朝拜先贤祖师,有足够的勇气,站起来面对我们的人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而不亡者寿,亡而有灵者谓之仙,当祖师爷已经超脱尘世,他们的功德、智慧、精神与慈悲却依托道教留存下来,向世人宣说道义,这就是道教的根本责任。
黄帝、炎帝、尧舜禹、老子、张良、管仲、关羽、岳飞、吕洞宾、韩湘子、妈祖等等还有更多的神灵都不是道士,之所以供奉他们在神坛之上,是因为大道不为宗教所局限,道士通过这样的方式,守护信仰、守护世人的成仙之路。
道教历史上不断有凡人封神,以后还会有人以功德、智慧、慈悲、无畏而进入道教的神仙谱系;修仙在凡尘,道士宣教,我们宣扬这种理念,让世人接受这种价值观,能够封神成仙。
上文说的道士妄想成仙或者已经把自己当做神仙,很多都是妄想,我们传递的是祖师爷的精髓,而不是高人一等;世人之所以崇敬道士,不是因为我们做的有多好,而是历史上道教祖师、先贤做的足够好,给我们足够的威仪和分量去宣说大道。
吃祖师爷的饭,但是我们不能光知道吃饭,更应该守护这条成仙之路,所谓法术、神通、占卜,只是宣教手段,而不是成仙方式。
我们唯有认清楚自己的身份,才能更潜心弘道,而不是妄自尊大,不要觉得当了道士高人一等,信众尊重道士是尊重,我们不能不尊重他们;我们只是他们的守护者,替众生守护成仙路!
我们就是祖师爷的门生,我们就是成仙路上的修道者,当这条道路残缺或者走入歧途的时候,我们把这条道路修好,就是修道,躬行、谦恭、无畏、慈悲才应该是我们的态度。
不信道教,一样可以成仙:道教认为,哪怕你不信道教,只要你坚守正义、追寻真理、与人为善,冥冥中的祖师爷一样在守护不信道教的你;哪怕你不是道士,只要你能诠释大道、演绎真理,都一样被奉为道教的神仙,而我们,替你守护这条成仙之路,我们修道,我们修补成仙之道,你成仙!
或许有一天,真在道观会出现这样的宝诰:

承天奉命,核子演教。甲子降世,显化怀宁。乱世避祸,盛世承平。法立太院,德彰寰宇。求真于先圣贤,访道于三九天。开两弹之功勋,教混沌之柄源。立言国之上院,证道戈壁荒滩。窥大道之机缘,掌阴阳之威权。携两弹之威名,定九州于中原。佑我中华,永享太平。伟哉!教演阴阳仙师稼先邓大真人。
邓稼先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是无神论者,但是不妨碍道教尊崇他为国为民、甘心奉献的精神,不妨碍道教徒传承他的理念,不妨碍道教徒尊崇他的道德!
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道教才守护了正道,才传承了真正属于我们的精神,守护住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信仰,告诉世人,这样做是对的,哪怕时代变迁,也永远无法磨灭这份精神的可贵!
你愿意传承这样的精神吗?你愿意修道吗?躬身修补、守护这条让世人成仙的大道吗?

本文作者:全真道士梁兴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道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6月7日 13:00
下一篇 2019年6月9日 12:57

相关推荐

  • 盖建民:中华传统医学流派之道教医学

    中华传统医学流派之道教医学 盖建民 道教医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远溯到原始宗教之巫术医学,而它的直接前身则是秦汉时期的方士医学。由巫医到方士医,再由方士医到道医,是道教医学前期孕育和演化的三部曲。 原文载于《中国民族报》2021年3月30日。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极为密切,所谓“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因此自古就有“医道通仙道”的说法。民间广为流传的“十道九医”之说充分反映了道教“尚医”的历史传统。…

    2022年1月16日
    07440
  • 帛书《黄帝四经》的阴阳思想及其思想史地位

    帛书《黄帝四经》的阴阳思想及其思想史地位 Yin-Yang Philosophy Found in the Excavated Silk Version of Inner Canon of Huang Di​ 作者简介:白奚,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山东 淄博 255000;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048 原发信息:《文史哲》第20212期  内容提要: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将春秋以来的…

    2021年12月29日
    06720
  • 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

    陕西省道教协会网讯 2024年11月27日,西安市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在鄠邑区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 ,省道教协会,西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道教协会,全省其他市县(区)道教协会及鄠邑区相关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鄠邑区道教界106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鄠邑区民宗局副局长王海民宣读了《鄠邑区民宗局同意成立鄠邑区道教协会的批复》。会议审议通过了《鄠邑区道教协会章程》(…

    2024年12月1日
    01090
  • 道言五种(清)陶素耜集注 中华书局

    《道言五种》是清代陶素耜编撰的一部丹道著述,一名《道言内外五种秘录》,全书包括《周易参同契脉望》、《悟真篇约注》、《金丹大要》、《金丹就正篇?玄肤论》、《承志录》五种。其中,《周易參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包含系统的外丹理论的著作,被视为“万古丹经之祖”,与《悟真篇》一起被视为最负盛名的丹经;《金丹大要》是元代最重要的内丹丹经;《金丹就正篇》、《玄肤论》是两宋元明道教内丹理论的集大成者陆西星的作品…

    2022年10月16日
    04350
  • 李道纯丹道思想的理论与特色

    李道纯丹道思想的理论与特色The characteristic of LiDao-Chun’s NeiDan ideology and theory 丁孝明Ding Siao-Ming 摘要 李道纯是元代著名的道教内丹学理论家,属于南宗嫡系。他所处的年代,正值内丹学说南北交流融合,发展兴盛之时。逢此机缘,博学多才的李道纯致力于内丹学说的修炼和研究,既通《老子》、《周易》,又达禅机,主张…

    2024年3月30日
    02520
  • 金丹正功虽分门派,修持正果皆宗同法

    金丹正功虽分门派,修持正果皆宗同法 ——读各派名家丹经一得 武汉 静虚子​ 一、序言 当今丹道气功名家,在丹道经典外,最推崇的丹功名师及其传世丹经,大约为:南宗白玉蟾所著《紫清指玄集》中之《修仙辨惑论》,“中派”李清庵所著《中和集》、《莹蟾子语录》和《三天易髓》,“中派”陈虚白所著《规中指南》,文始派,隐仙派张三丰所著《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潭集》和《无根树道情》,东派陆潜虚所著《方壶外…

    2022年1月12日
    01.1K0
  • 中国道教法术之咒语

    咒术是道教应用咒语祈请神明的一种方术。被认为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咒语导源于巫觋,其书面形式,最初发现于东汉墓葬中,与符箓连为一纸,表明在东汉时符箓与咒语已经合并使用。故道教在承袭符箓术时,同时也承袭咒术。此后道士作法时,符咒并用一直成为定制。 咒语被赋予致善去恶两种功用。道教吸收它作为自己的法术,仍带有这种特点。它的施行表现了巫人和道教中人力图通过声音的振动传播信…

    2022年10月23日
    01.2K0
  • 十四经穴歌

    针灸是中医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法,有悠久历史。至今仍是一种治疗方法。此清代钞本《十四经穴歌》详细叙述人体十四经脉以及穴位,即人体上可针灸之处。本书中前十二经中只有经穴图(十一经脉均有图像与歌诀)。其它二经脉仅有分寸歌。书末还附有四幅图:普照图、反照图、内照图及观音密呪图。 十二经脉在人体中分布在头面、躯干及四肢,故以这些部分及它们的功能而定名。有些以体部或特点为名。有的则以生理功能为名。如手太阴肺…

    2022年10月16日
    05590
  • [E0037]辰州符咒大全

    《辰州符咒大全》由来已久,是学符法的入门书。书中共描述200多道符,每道皆有介绍相应的笔顺用法用途咒语。全书分为:书符秘要,书符秘要,镇压之类,祈禳之类,请召之类,医治之类,五个部分。此本为1926年上海中西书局刊印。 《辰州符咒大全》是由中西书局根据墨井书屋的版本影印发行的。中西书局即中西五彩书局,1882年(光绪八年)创始于上海,创始人是魏允文、魏天生。《辰州符咒大全》是1926年影印的。书名…

    2019年5月29日
    06300
  • 睡前多做四件事,沾床就睡身体好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句话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一晚好的睡眠不光取决于你睡了多久,把握好睡前的一小时也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梳梳头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一直倡导“发宜常梳”。相传,北宋文豪苏东坡一度脱发严重,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睡前坚持梳头,不久即愈,并留下诗句“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清宫《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日命总管太监李莲英,轮流用象牙梳和木梳为她梳头,这使她年过七…

    2019年11月7日
    044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