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藏》的内容组成和它的由来

道家之学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杂而多端 (见文献通考卷225),这从现行的《道藏》的内容组成,即《道藏》所收的书籍种类可见其梗概。
明《正统道藏》中包含有三洞四辅等道家典籍共 1,476种,5,485卷(这个卷数是旧说相传如此,现存《道藏》已多残缺,实际不满五千卷),其中包括有关道教的经戒、科仪、符图、炼养等类的书籍,也包括有道家哲学及有关的儒、墨、名、法、阴阳、兵、医、杂等诸家的书籍,它的数量庞大,可和“佛藏”相拜称,因之古今的学者一方面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宝藏,一方面也认为它的内容是驳而不纯。
其实道家书籍的集成为庞大数量,在道教形成的初期即已如此。《抱朴子》说: “道书之出于黄老者盖少许耳,率多后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见而滋长,遂王篇卷至于山积。”(《内篇·释滞》)可见古代道教的典籍,远在葛洪(284—363)时代就己随便结集而扩充到非常丰富的数量。似乎这种积习,到后来《道藏》的编纂中也相沿不变。近人丁福保氏遂认为“全藏中所列诸书,多捃拾以足卷帙,有言虽雅驯而非《道藏》所宜收者,如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俞琰《易外别传》、雷思齐《易筮通变》、《易图通变》皆宜入易类;《穆天子传》宜入起居注类;《山海经》宜入地理类;杨雄《大玄经》、邵子《皇极经世》、鲍云龙《天源发微》旧皆入儒家类卜《墨子》宜入墨家类;《素问》、《灵柩经》、《八十一难》、孙思邀《千金方》、葛洪《肘后备急方》、《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寇宗奭《本草衍义》皆宜入医家类;《公孙龙子》、 《尹丈子》宜入名家类;《韩非子》宜入法家类;《孙子》宜入兵家类;《鬼谷子》宜入纵横家类;《鬻子》、《鹞冠子》、《淮南子》、《子华子》、《刘子>、马总《意林》皆宜入杂家类。……今一概收载,殊为牵强。”(《道藏精华录·绪言》)
可是《道藏》所以收容如上许多种的学术典籍,是有它的历史渊源和根据的。远在前汉时期,道家就被认为是包容诸家学术的一个学派了。即太史公司马谈 (公元前二世纪间)认为“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提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似乎也继承了这种看法,说道家的学术能沟通了当时流行的阴阳、儒、墨、名、法诸家而取其所长,这就为后世《道藏经》收容一些先秦和以后的诸子学说在内的张本。
这是由于道家源出于 “信而好古”的老子,《老子》书中引用有些儒家的古说,以及所说的损益、有无等相反而相成的类似周易的辩证思想,和儒家的学说相接近。又儒家的书中也有类似道家思想之说,均足以证明儒、道两家有相通之处。另外,诸书传说孔子问礼于老子,以及孔子叹老子“犹龙”,也均足以证知老、孔在某些方面的关系。
其次,墨家的思想本来距离道家不远。《墨子 ·兼爱·非攻·节用·明鬼》诸篇,即和道家所说的慈、俭等趣旨相接近。
再说到先泰名家惠施、公孙龙、尹文子都主张偃兵息战,又惠施宣称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尹文主张“情欲寡浅”、 “见侮不辱”,以及他们的辨论方法足以证成道家之说,因而和道家也能相通。
至于法家的申韩之学,皆 “本于黄老”,又《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等篇,显见其推崇老氏的关系。
至于阴阳家倡始于谈天的邹衍,他的阴阳五行说力燕齐方士所传习,后来渐至附丽于道家,并为后世道教学说的组成部分。
以上是道家和儒、墨、名、法、阴阳诸家有相共同的地方。
司马氏父子认为先秦的学术总有以上六家,而以道家能收容其它五家的优点。似即以“道”能笼罩一切,有如《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的看法。后世以道家能包容诸家的学说,其论点或基于此。
在 “六家”的基础上,班固《汉书·文艺志》及其以后的史志,还列举有纵横、兵、医、神仙、杂诸家,它们的学说也为古来道家所容纳。
纵横家和道家的关系,如《老子》所云: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将欲嗡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则为纵横学说被用于道家的确证。
兵家和道家相通之点,如《老子》: “以奇用兵”;“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又《汉志·兵书略》载有道家的黄帝、力牧等谈兵的著作,皆足以证明道家和兵家的关系。
医家和道家共同之处也很多,《老子》所云 “生生”、“摄生”,“长生久视之道”,都显示道家包含有医家思想的因素。特别是医家源本于黄帝,而不外于黄老之学,因之,道家之学也涉及医家。
神仙家祖承黄帝,《汉志》列载有《黄帝杂子》多种,在修养上和老庄之学的理论相表里,自后并从属于道家的范围。
杂家则如《鬻子》、《鹖冠子》、《子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他们的学说都接近于黄老,而《鬻子》、《鹖冠子》等原列在《汉志》的道家,因之自不外乎道家的范围。
这大概是以上诸家的学说也被收于《道藏》的原因。
至于周泰诸子之书被收入《道藏》的历史事实,在公元六世纪间北周长安玄都观中似已出现。即北周武帝天和五年 (570)甄鸾上《笑道论》云:“诸子为道书者,玄都(观)经目云:道经、传、记、符、图论六千三百六十三卷,二千四十卷有本,须纸四万五十四张,其一千一百余卷经、传、符、图,其入百八十四卷诸子、论。其四千三百二十三卷陆修静录有其数目,及本并未得。臣鸾笑曰:道士所上经目,陆修静目中见有经书、药方、符图止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本无杂书诸子之名,而道士今列二千余卷者,乃取《汉艺文志》目八百八十四卷为道之经论,据如此状, 理有所疑。何者?王如韩子、孟子(?)、淮南之徒并不言道事。又有八公黄白之方,陶朱变化之术、翻天倒地之符及药方咒厌得为道书者可须引来,未知《连山》、《归藏》、《易林》、《太玄》、黄帝之金匮》、太公《六韬》何以不在道书之例乎?修静目中本无诸子,今乃乘安,不知何据?”据此可见陆修静(406—477)时的道经目录只有经书、传,记、药方、符、图、论等一千一百余卷,到了北周时代玄都观所录的道经,才加上了周秦以来诸子和论书八百余卷,合成二千余卷。这可称为诸子和道家的结合,从而构成为道经的总录。这自然是一般佛教徒如甄鸾等所未能理解的。
从此以后,唐、宋两代的历届道藏经目,似即依此基础而更加扩充。当时各藏实际所收书名今虽不详,但从宋郑樵 (1103—1160)《通志·文艺略》所载“道家”的书籍,有老子、庄子、诸子、阴符经、黄庭经、参同契、目录、传、记、论、书、经、科仪、符录、吐纳、胎息、内视、导引、辟谷、内丹、外丹、金石药、服饵、房中、修养等二十五类这一事看来,可知当时的道教经藏中是包含有关道家哲学方面的诸子和宗教方面的经戒、符、图等载籍的。
明宋濂《老子辨》,以为《老子》所言,大抵敛守退藏,不为物先,而壹返于自然;由其所该者甚广,故后世多尊之行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家祖之。“谷神不死,名曰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神仙家祖之。“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兵家祖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庄列祖之。“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使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申韩祖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张良祖之。“我无力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曹参祖之。这也代表后世认为道家可以笼罩诸家学说的见解。
清纪均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道家类》也说:“要其(道家)本始,则主于清净自持,而济之职坚忍之力,以柔制刚,以退为进。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可通于兵。其后长生之说与神仙合为一,而服饵、导引入之;……鸿宝有书,烧炼入之;张鲁立教,符录入之;北魏寇谦之等又以斋醮章咒入之。”这可说是由于道家经汉、晋、南北朝形成宗教后,更增入了大量经戒、科仪、符录、服饵、炼养等书籍而形成现今流行的《道藏》的内容和由来。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18:18
下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12:28

相关推荐

  • 道门网问题验证答案

    为防止恶意注册和发送垃圾邮件,本站开启了问题验证。问题为:道门网创建于哪一年(答案为4位阿拉伯数字)?答案为:2008

    2019年5月29日
    07270
  • 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资源编号:DS0033资源名称: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更新日期:2003-05-22

    2014年11月15日
    07480
  • 墨子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全书共十五卷,存五十三篇,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此为明嘉靖三十一年福建芝城铜活字蓝印本,经清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校并跋,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该版本《墨子》为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3年)芝城铜活字蓝印本。该版本前有韩愈《读墨子》,卷首目录之末有“明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吴兴北川陆稳校行”之句,证…

    2022年10月12日
    04770
  • [E0072]黄帝素问灵枢经

    《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此本《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计八十一篇,为南宋医学家史崧取其家藏之《灵枢》九卷,参照诸古书,加以校释而成。此为明嘉靖时期刊本,书后有文化9年(1813)丹波元胤的跋文。 南宋绍兴乙亥年(1155)史崧“校定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勒为二十四卷”(史崧《黄帝素问灵枢经叙》),刊行于世,成为后世流传的版本。元明后…

    2013年8月11日
    06470
  • 《性命法诀明指》英文版

    1970年《性命法诀明指》有一个英文节译本在英国出版,此节译本之后又在美国多次再版。书名是 Taoist Yoga:Alchemy and Immortality。 该书有在线免费电子版:地址1地址2

    2022年1月12日
    05930
  • 稽古汇编

    此《稽古汇编》由明代林光华辑编。全书共十二卷(存十卷),其内容为摘录古人文章中典故传说、杂闻轶事、诗章言辞。又分为:天文、地理、格言、修养、神仙、术数、格物、道教、僧释、忠诚、謟媚、德化、孝行、贤母、友善、婚娶、廉介、阴骘等类别。此为明万历五年序活字刊本。 此书在明末《徐氏家藏书目》(汇书类)及清初《千顷堂书目》(类书类)均著录为十二卷。此本存十卷,缺卷十一、卷十二,国内不见相关现存版本著录,疑为…

    2022年10月16日
    06000
  • 教理教义之分别

    道教的教理教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说,不好从文字上给予分别。教理教义的精神本质,就是教导人们信仰什么,信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遵循怎样一个修行的法则,行为如何约束和规范,最终使修行和信仰符合教理教义的要求,不偏离教义宗旨。《云笈七签·道教本始部》中曾说:“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对教理教义的分别,陈撄宁先生在其著述中说: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

    2020年7月9日
    07380
  • GB/T 24525-2009 炭素材料电阻率测定方法

    资源编号:DS0027资源名称:GB/T 24525-2009 炭素材料电阻率测定方法更新日期:2009-10-30

    2017年10月13日
    01.1K0
  • GB/T 3074.4-2016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CTE)测定方法

    资源编号:DS0044资源名称:GB/T 3074.4-2016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CTE)测定方法更新日期:2016-08-29

    2019年5月28日
    08020
  • IATF 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 第2版

    本书基于IATF 16949详尽诠释了汽车用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许多难点释疑,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标准。同时,本书着重介绍了有关实施的应用问题,对与该标准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做了简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论述。 全书分为3篇,共18章。其中,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介绍了它的发展沿革和质量管理基础、术语。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该标…

    2019年5月8日
    03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