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柳丹法之传承与发展

伍柳丹法之传承与发展

雷向阳    张涛

    中国丹道,源远流长,作为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灵魂,她历经无数先贤圣真亲身实践和总结升华,对中国历史发展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其中,内丹术以性命双修为特点,自汉时魏伯阳真人作《周易参同契》后,逐渐为世人所认知。
隋唐以后,历经五代、宋、元之发展,至明朝中叶,内丹术逐渐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代表这种变化潮流的,当属明末伍冲虚氏。这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著有《中国古代科技史》巨著的李约瑟博士所说:“中国内丹术只有到了伍冲虚、柳华阳,才算真正的成熟与完善。”伍冲虚的出现,为中国内丹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承前启后的伍冲虚
考伍冲虚之丹法传承,乃源于龙门邱处机一脉,邱祖门下首传赵抱元,赵传张碧芝,张传陈冲夷,陈传周大拙(以上几位祖师均为掌管全国道教的方丈)。周得法后,自知性命由我不由天,故将本龙门道戒衣钵传与张静定当家(龙门各代祖师均明传衣钵,暗传性命金丹大法),自己入西蜀碧阳洞,修了手、撒手之功,在洞中收弟子张静虚,传与金丹大法。张静虚道成之后,于万历己卯年(1579),度李虚庵。李又于万历丁亥年(1587)度曹还阳兄弟二人。
伍冲虚是明末江西南昌辟邪里人,法名守阳,号冲虚子。据其作《伍真人修仙歌》所言,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其父伍希德,号健斋先生。嘉靖时中江西榜贡举,嘉靖四十一年(1562)科中会元,为权贵所夺,乃就青州府学教授。万历六年(1578),伍守阳正当五岁,其父前往云南,任维摩州刺史,以官客死其地。从此家道渐贫。然伍守阳奋志力学,持身高洁,“一介不苟取。长而薄荣利,笃好道德性命之言,造次颠沛弗离也。”幼年时得遇重阳祖师七篇道经,十三岁立志修道,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伍守阳二十岁时,遇曹还阳真人。当时曹还阳祖师欲过大关而无道资,伍氏二兄弟遂倾力予以资助。伍师事曹还阳二十年,终于万历壬子年(1612)得全诀全法。后又师事李泥丸(李虚庵)、王昆阳等名师。经过多年的苦志求学,伍守阳得到了完整的丹法传授,在此基础上,伍守阳写出了《天仙正理直论》、《丹道九篇》、《仙佛合宗语录》、《金丹要诀》等不朽名篇。作为王昆阳的分符领节弟子,同时作为大明睿帝阁下吉王国师,伍祖在道教和社会上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伍冲虚还有一个堂弟,即是号为真阳子的伍守虚,在传承上他是伍冲虚的师弟,他和伍守阳同注过《天仙正理》,他们兄弟二人的成就是联系在一起,世人提起伍柳派时,所谓的“伍”即是同时指冲虚、守虚二人。

伍冲虚的丹法思想与成就
伍冲虚于丹法之道,下过毕生的功夫,而且转益多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理论上,伍冲虚吸收了禅宗思想,以禅理证丹道,丰富了内丹学的内涵。在实修上,伍冲虚继承了邱祖龙门派传下的实修口诀,并且首次提出了大小周天、大药小药的概念及实修方法,将内丹次第划分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三阶段,再加上最初还虚与最后还虚,构成了完备的修道次第。可以说,中国内丹术发展到伍冲虚,其理论体系和实修体系,才算完整建立。

二、完善实修口诀的柳华阳
柳阳华,道号太长,清代洪都(今江西南昌)人。幼而聪颖好佛,常怀方外想。后虽翰林及第,但无意仕途,投皖水双莲寺(属禅宗临济派)出家为僧,后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遇伍冲虚传授丹法。
柳华阳著有《金仙证论》、《慧命经》二书阐扬性命双修金丹大道,这两部书在海内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津程德灿合刻《天仙正理》、《仙佛合宗》、《金仙证论》、《慧命经》、《危险说》五书,合为一秩,定名《伍柳仙宗》。这部合著,直至今天,仍在不断印行,诚为丹道史上之不朽名著。
考《金仙证论》及《慧命经》二书,援佛语证丹道,说理深入浅出,言诀简洁明快,其丹法内容实与伍冲虚之著作一脉相承,而在实修口诀及防危虑险等方面,更为完备。如书中《危险说》及《后危险说》诸篇,讲实修要点,口诀之玄妙精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柳华阳座下弟子,知名者有了然、豁然、会然、李思白、了空、碧蟾、真元、刘名瑞等。
伍冲虚、柳华阳二位祖师,因为他们在修炼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著作的广泛流传,被后世研究者称为“伍柳派”,而实际上他们二人并未曾开宗立派,仍是延续龙门派传承。伍柳二祖师,均是全真龙门派律师,在祖庭白云观的历代传承谱表上,明确无误地记载着他们师徒二人的名字和传承。

三、外释内道的高僧了然、了空二位禅师
了然禅师,道号清禅,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拜柳祖为师,后住镇江金山寺修炼。柳华阳著作中载有《了然五问》,可证其事。
了空禅师,道号清净,北京人,自幼在北京天桥西仁寿寺出家,属禅宗临济派。清嘉庆四年(1799)五月,柳华阳祖师来京住仁寿寺,传丹诀于了空。了空祖师得诀后,出庙云游,至金山寺挂单与了然祖师一同修炼。二祖师后传功于赵避尘。
了然、了空两位祖师虽然没有留下著作传世,但在实修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今天我们还能通过赵避尘的《性命法诀明指》中的一些片断,来窥见二位祖师的丹法概况与成就。

四、开宗衍派的一代宗师千峰老人赵避尘
赵避尘,又名赵金鵰、赵顺一,道号一子,自号千峰老人。清咸丰十年(1860)生于北京昌平县阳坊镇,生父赵永宽,生母孟生贞。赵氏兄弟三人,长兄兴一,次兄魁一,三子顺一,即是赵避尘。顺一自幼承继叔父赵永升为子。
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力,赵避尘只免费上过三年私塾冬学。清光绪初年(1875)因患便血病,由祖母带至距昌平阳坊镇西南十里千峰山桃园观(又名旮旯庵),请庙内刘名瑞道长为其治病(刘为谭处端南无派传人,又为柳华阳弟子)。病愈后拜刘为道师,师赐道号大悟。自此与道结缘。
后赵避尘又拜刘云普为师学习丹法、武术等,曾走镖于北京至乌兰巴托一线。
约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开始,赵避尘任清朝盐税官员,到各地(主要沿京杭运河)为官府收取盐税,借此开始寻访修道高人,学习中国传统丹法养生文化的历程。
在此期间,赵避尘曾先后拜过悟蟾、朱宝祥、广四爷、彭茂昌、谭至明、张懋德等高真明师,并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十三日,赵避尘由淮安关水路过金山寺,遇了然、了空二位禅师,得授全诀,成为伍柳一脉正宗传人。
民国九年(1920)五月,了空祖师至北京,在北京昌平县平西府赵避尘盐店寓所,赐予赵避尘天命法卷,嘱其打破陈规大开普渡,并设立戒律十条,令赵避尘开创千峰先天派传道。
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十七日,赵避尘开始立千峰先天派宗谱,并以千峰老人为号初度传法。自此,改丹法之密授单传为普传,开历史之先河。
民国二十二年(1933),赵避尘著述的《性命法诀明指》由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果湘林及夫人余素霞出资刻板印刷。在这部不朽名著里,赵避尘为平实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内丹全程功法,并具体地将功法划分为十六步,以为后世学者之梯航。书中有解剖图四张,是经赵避尘与其弟子清末名医李士荣一起进行多次解剖实验,验证后由果湘林之子果文德负责绘制。以现代解剖学、生理学观点解释丹法机理,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此外赵避尘还注有《三字法诀经》,绘有《性命法诀全图》,以及著有《卫生性命生理学》、《内修秘要》等,后两种未广泛印行。
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年左右,著名辛亥革命老人朱子桥向当时的zhoongyaangzheengffuu申请,由zhoongyaangzheengffuu颁发给千峰老人赵避尘“传授卫生性理学”证书。自此学者如云,千峰老人传人的标准:为人人健康服务,不分贵贱一律平等。因此一段时间内,上至高官显贵,下至庶民百姓几千人先后受到传授。其中有四十二位得天命法卷全诀全法证书。
民国二十九年(1940)赵避尘隐修,1942年羽化。赵避尘在近六十多年学道、修道、传道的过程中,寻访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历尽艰辛,先后投真伪师三十六位之多,各种滋味遍尝,后终成大果,为中国传统修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跨越时代的传递者
在千峰老人的数千弟子之中,真正得全诀全法真传的仅有四十二人,其中最后的一位关门弟子,即是当代著名丹师牛金宝。
牛金宝,又名牛涤尘,道号玄金子,河北清河县朱唐口人。少时好武术,拜本村拳师杨忠元学习大红拳,并跟表兄王其斌读五年私塾,14岁到北京学习皮毛行工作。
1933年农历九月十六日,由马洪太介绍拜赵避尘为师,由于品德高尚,极具天赋,学习刻苦,深得赵祖师喜爱,尽受其传,于1936年得赵祖亲授天命法卷,师赐道号玄金子,后又赐号普恩居士。学成后辞师返归故里,在本乡代师传扬丹法养生之道,远近闻名。1950年再返北京,仍从事皮毛行工作,并在极艰难的条件下,继续丹法的研究与探索。十年浩劫期间,牛祖师含辛茹苦,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坎坷,将内丹术这一千古绝学带到了现代社会。
八十年代中期,鉴于气功大潮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升温,而真正的丹法却仍趋隐没,牛祖师毅然决定打破陈规,先后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丹法介绍,又将所学著成《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一书,以真正实现“道也者,人人有份,位位可得,同登寿域”之祖训,也遂了千峰老人赐号“普恩居士”的宿愿。

六、新世纪的接班人
席春生老师,道号妙春子,北京人,早年好武术健身之道,首拜八卦、太极拳师崇焕文,后访交多位武术前辈,深得其传。
1972年春,席师在北京遇千峰一代弟子牛金宝祖师,拜师学道。自此开始系统学习中国道家正宗全真龙门派性命双修内丹术,得授全诀全法。1988年2月10日(农历丁卯年腊月二十三),牛师亲赐全诀全法递接证书和有关著作修订、续写的授权委托书,成为法继龙门、延于千峰的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十三代正宗传人。
1988年初,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组织出版《性命法诀明指》,席师参与了选本工作,并无偿地贡献出了牛祖师珍藏的版本,并代师撰写了序言。
1989年初,席师克服重重困难,主持出版了牛金宝祖师著作《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这是中国唯一将具体用法口诀公开出版的丹道著作,对于传统内丹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994年,席师在安阳创立“华夏龙门内丹术研修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所以办学形式传播内丹学的专修学院,此举为传统内丹学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995年,席师主持编印了《中国道家内丹养生法正宗典籍》丛书,该丛书收录了赵避尘《性命法诀明指》、《三字法诀经》,刘名瑞《道源精微》、《敲蹻洞章》、《瀊熻易考》,蒋救愚《修道全指》等诸祖著作,为广大内丹爱好者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纯正的经典资料,对丹法的流传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新世纪到来之际,席师又着手准备重新点校这套经典,公开出版,以实现其弘扬传统养生绝学、接引后学、为人类造福之宏愿。
席师在学道过程中,始终无微不至的关心、侍奉恩师,孜孜不倦地潜修悟道,虔诚严格地恪守祖训,深得老师的器重与信赖,故在道脉延续、著作权委托、羽化后事等各方面委以重托。席师不负众望,以弘扬中华传统养生绝学为己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实现“传金丹大道,度有缘之人”的师训而辛勤耕耘着。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2133.html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17日 09:02
下一篇 2024年2月17日 12:17

相关推荐

  • 新修订《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4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4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修订工作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11月29日全票通过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新修订《条例》共9章62条,在原《条例》基础上新增22条、修改40条,修订的重点内容主要着眼于“两细化”“两明确”“两加强”。 “两细化”即细化依法保护宗教界合法权…

    2020年3月24日
    07090
  • 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庞安时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发挥甚多。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伤寒总病论》由宋代医家庞安时著。全书共六卷,主要包含伤寒…

    2022年10月16日
    04190
  • [E0052]六经图

    此《六经图》为清郑之侨编辑,是书共十二卷,收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礼记、周礼六经之图。各经卷首有郑之侨“源流”一篇。全书收版图数百幅,以文释图,阐述礼仪规制。此为铅山鹅湖书院述堂藏版,清乾隆8年(1743)镌刻印本。内有大量木刻插图,涉及卦象、日星、疆域、庙堂、服饰、文物、车旗、鸟兽草木等方面。六经图序,凡例易经:易经源流,易经图上,易经图下书经:尚书源流,尚书图上,尚书图下 诗经:诗经源流,诗…

    2015年4月11日
    06760
  • 《道医集成》丛书将于下个月正式发售

      道教历来重视医术,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整理挖掘并使其服务社会,是当代道教界、中医界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201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确定编纂《道医集成》丛书。该丛书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联袂推出…

    2018年11月5日
    06190
  •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资源编号:DS0036资源名称: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更新日期:1996-12-18

    2015年12月10日
    06690
  • 道藏_三家本

    明正统《道藏》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合五千三百零五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万历《续道藏》补收道书五十种,合一百八十卷,不再标明门类。正、万两部《道藏》共收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同时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 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时,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由于它崇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所以它托根于东周春秋时代的道家。道有又称说…

    2015年1月23日
    08280
  • 强昱:早期道教的性观念与婚姻态度

    内容提要:与儒家对性与婚育问题的暧昧态度不同,道教自创立以来,逐步对此展开了十分系统深入的探索。从未将正常生理本能的满足视为洪水猛兽的道教理论家与修行者,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人的尊严与发展”的主题下进行的说明,较为具体地揭示了早期道教独特的认识和实践关切。 关键词:守一 精气神 黄赤之道 偶景 丹田 作者简介:强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载于《中国本土…

    2021年1月16日
    01.1K0
  • 扬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7月3日,扬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一届九次会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民宗系统安全生产学习宣讲会精神、省道协《关于印发〈全省道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责任事项清单〉的通知》、市民宗局《关于全市性宗教团体工作的监督管理清单》等文件,要求各道教活动场所认真开展安全维稳工作。扬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云观总结了市道协上半年工作,部署了具体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场所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履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

    2020年7月9日
    06710
  • 庄林续道藏

    《庄林续道藏》:二十五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出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梭(中文名苏海涵)编。全书收载104种道书,系台湾北部经常使用的道经,其中相当多是符箓科仪道经,不少为手抄秘本。 该书按科仪及使用的经典分为四部分:一是金箓,收录记述金箓五朝斋醮的道经,50卷;二是黄箓,所收为记述灵宝、度亡、炼度、血湖等道经,19卷;三是文检,为符咒秘诀一卷道经,10卷,其第一卷是华山道士吴景春…

    2016年5月13日
    09580
  • 杨氏家藏方

    此《杨氏家藏方》为南宋医家杨倓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全书共二十卷,分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咳嗽、眼目、伤折等四十九类,收方千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治疗。每方下详列主治、药物组成与治法。此为南宋淳熙十二年跋刊本。 杨氏在余暇之时,将家藏医方分类编次,并增入其他验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博收约取,荟萃精要,经数年悉心编撰而成本书。《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

    2022年4月28日
    049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