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

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

六西格玛管理在通用、摩托罗拉等全球500强企业中的成功推广,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六西格玛管理实践者的行列,其中包括宝钢、海尔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作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骨干,六西格玛黑带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非常重要。成功地推行了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大都十分重视对黑带的训练和培养。作为国内质量管理领域的机构,中国质量协会从2004年10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注册六西格玛黑带的考试和认证工作。该书由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编写而成,是一本quan威性、实用性都很高的六西格玛管理教材。

中国质量协会,是全国性科技社团组织;是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从事质量专业研究、推进活动与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是全国质协系统的业务指导机构。
使命:我们是中国质量事业的推进者,即先进质量理念和方法的传播者,全国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倡导者,组织竞争力和个人能力提升的服务者,全国质协系统业务创新的yin领者。
愿景:成为中国质量领域quan威、有影响力的质量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推广和服务的中心。
核心价值观:质量、品德、人本、创新。

何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学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9年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全国推进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卓越推进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国家级精品课“质量管理”负责人、国家级双语课“质量管理”负责人。首届全球摩托罗拉大学最高奖威廉·维兹奖(William J.Weisz Award)获得者。近年来发表SSCI/SCI检索和国内重要期刊论文100余篇,编写教材和译著多部;应邀与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项目合作,并提供管理咨询、培训。

自摩托罗拉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六西格玛,距今已近30年的历史。六西格玛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在六西格玛诞生之初,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六西格玛到底是什么?”随着90年代通用电气、联合信号、福特、卡特彼勒、道化学、杜邦、ABB、三星等将六西格玛演绎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战略,六西格玛在业界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六西格玛的著作和论文大量出现,也有人担心六西格玛是否只是昙花一现。时至今日,六西格玛的热潮依然不减,其应用范围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政府机构到军事部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在尝试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学者在关注它、研究它。成功实施六西格玛的企业在业界,尤其是供应链上所起的示范作用则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对六西格玛管理跃跃欲试。
六西格玛的生命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是六西格玛生存发展之本;二是六西格玛本身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无论是管理理念、方法工具还是实施模式,今天的六西格玛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所实施的六西格玛有了根本的不同,虽然我们依然保留六西格玛这个名词。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战略、整合和创新。所谓战略,是指实施六西格玛的高层管理者把六西格玛管理作为建立持续改进模式的战略。更多高层领导意识到实施六西格玛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组织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型,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整合,是指六西格玛管理可以与精益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卓越绩效模式、供应链管理、约束理论等很多管理理论和方法整合。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精益六西格玛,实际上,六西格玛在发展中早就整合了精益的理念和方法,本书所讲的六西格玛与精益六西格玛,除了名称以外,没有本质的差别。所谓创新,是指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模式和方法体系,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从管理模式上,六西格玛将战略管理和战略执行力有效结合,通过高层领导的参与和一套六西格玛的推进基础架构实现战略展开与实施、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效果;二是从方法本身来讲,将已有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有效集成并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路线,本身就属于集成创新。
虽然六西格玛的概念是舶来品,但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一直秉承服务中国企业,走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此,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国六西格玛大会、制定六西格玛黑带和绿带知识大纲、建立六西格玛黑带和绿带考试注册制度、举办六西格玛黑带和绿带全国统一考试、举办六西格玛教师资格培训班和六西格玛管理标杆学习活动,以及出版、修订《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辑出版《六西格玛管理》教材等。所有这些对我国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进工作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六西格玛管理》(2004年第一版)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好,出版社多次印刷。由于第一版在编写过程中时间紧张,内容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2007年,在广泛征求企业界、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的修订,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出版社又多次印刷。近年来,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如六西格玛与精益的融合更加成熟、六西格玛在服务业的应用日益增加、推广六西格玛设计更加迫切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对本教材进行修订。
第三版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为了实现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有机融合,不再单独设“精益生产”一章,而是把精益生产的不同工具融合在DMAIC的各个阶段。第二,针对六西格玛管理在服务业应用的特点,增加了有关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的内容。第三,针对有些读者对高级统计知识的需求,增加了部分统计学的内容,包括变异源分析、离散数据分析方法等。
像前两版一样,本书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MINITAB。为了方便读者,我们把需要使用MINITAB的例题数据文件整理后放在网上,读者可以登录人大经管图书在线(www.crup.com.cn)下载。
本书由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编写,何桢担任主编。参加编著工作的有何桢、马逢时、龚晓明、马义中、孙静、杨跃进、邵家骏、张彦玲、顾青峰等,段一泓、王丽林、赵建坤、徐雪梅等参加了本书的修订讨论和编写工作。徐雪梅、邓钰佳、杨晓曦、王志琼、侯雪君、冯玮琛、徐亚辉、郭琳等参加了部分的审稿工作,全书最终由何桢审校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原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弋辉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如海尔、宝钢、太钢、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
本书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除本书作者外,王金德、彭娟、牛占文等参加了前两版的部分编写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的部分内容也是作者们长期从事六西格玛管理研究的体会和总结,长期以来,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的关键技术研究(编号:70372062)”、“制造业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和应用研究(编号:70572044)”、“基于RSM的多响应稳健性参数设计方法研究(编号:70871087)”、“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编号:71225006)”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给予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图书信息:

书名: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
编著:何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年6月
标准书号:ISBN 978-7-300-19328-1

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DQ0400
资源名称: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
清晰度:清晰
文件格式:PDF
资源大小:159MB
发布日期:2015-1-23
更新日期:2025-1-23

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

已经登录?刷新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2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5年1月21日 12:39
下一篇 2015年1月23日 17: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