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051]王羲之书道德经

此本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有褚遂良跋的一个拓本。

关于这篇书法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王羲之有他特殊的癖好。王羲之喜欢白鹅,传说也与他钻研书法有关。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既像飞龙又像卧虎。清代有位书法家包世臣,对此种情状作诗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一天,王羲之乘船出门访友,忽见前面清清的池水上,一群白鹅在戏水,互相嬉逐,它们是那样的矫健俊美。王羲之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白鹅的种种姿态和戏水的情景,一时被这景像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于是他便向艄公打听,养鹅的主人是谁。艄公说:“这群白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你要是喜欢白鹅的话,何不将它买下。”王羲之听了艄公的话,随后找到那位道士的家中。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探明了王羲之的来意后,心中暗暗高兴,却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倘若右军大人一定想要,请抄写一份《道德经》来换吧。王羲之欣然同意。回家后,王羲之当即就写了起来,几天后一本《道德经》就写好。王羲之就用这闻名于世的《道德经》换回了山阴道士的一群白鹅。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来叙述这件趣事呢!“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黄庭》或《道德经》)

关于是换的黄庭还是道德经,在民间流传太久。
据祁小春《迈世之风》考证:初唐已有王羲之曾书《黄庭外景经》“与山阴道士换鹅”说法,又称作《换鹅经》。但据《晋书》王羲之传称,王羲之换鹅之经为《道德经》,而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提到王羲之写《黄庭经》一事。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问,应写黄庭换白鹅”、褚遂良《右军书目》、徐浩《古迹记》等均有类似记述,看来似为事实。但问题是“写黄庭经换鹅”一事与《黄庭经》的出现在时间不合。《黄庭经》于哀帝兴宁二年(364) 出现,据王羲之卒于升平五年(361)说,则他早已去世多年,不可能见到《黄庭经》。清鲁一同《右军年谱》中尝疑“写黄庭经换鹅”事,认为王羲之所写应如《晋书》王羲之传所载的《道德经》,也主张王羲之在世时不可能见到《黄庭经》。鲁氏所得结论,乃是以《黄庭经》必出于兴宁二年为前提,故难以为信。按,《黄庭经》亦为葛洪一派所奉经典。葛洪卒于兴宁元年(363),若《黄庭经》出于兴宁二年,则葛洪亦无缘见之矣。其实《黄庭经》于西晋时期就早已出现,或者经魏夫人之手而传世,但在时间上却未必在兴宁二年。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后迁居山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钟繇。 王羲之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

书名:道德经.晋右軍王羲之書.邨井漸編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omen.net/1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4年2月3日 20:41
下一篇 2014年5月11日 12:44

相关推荐

  • [E0014]道教五派丹法精选

    书名:道教五派丹法精选(全五集)作者:(元)李道纯 著;王沐 主编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日期: 1989年5月 编号:E0014格式:PDF大小:63.25MB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2016年6月13日
    06960
  •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吗?

    古今中外,“永生”是人类追求的究极理想之一。古时的西方人相信,亡灵会在隆冬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万圣节这天)回到人世,寻找合适的身体“重生”;而古代中国的达官贵人则一边修仙练道,渴求长生不老,一边想方设法在死后保护自己的尸身,让肉体永存不灭,好让复活的灵魂有归处。 古人坚信,保存好尸体是复活的基本保障。但,尸体岂是你想存,想存就能存? 保存尸体有多“南”?今天的法医学对尸体情况有明确的分类。通常会根…

    2019年11月8日
    04710
  • 內丹術 Daoist prescriptions or exercises to achieve immortality technique

    內丹術是道家一種重要的修鍊方法,現在一般視為道家氣功(道家多稱「煉氣術」)的一種。內丹術指以「人身是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為理論,進行性命的修鍊,以人身為鼎爐,修鍊「精、氣、神」等而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延長壽命、乃至成仙、長生不老之目的。 關於內丹修鍊的階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幾個階段。元代陳致虛《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

    2021年12月29日
    07160
  • 热处理手册 第4版 修订本

    《热处理手册:工艺基础(1)(第4版·修订本)》是一部热处理专业的综合工具书,是第4版的修订本,共4卷。本卷是第1卷,共11章,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金属热处理的加热、金属热处理的冷却、钢铁件的整体热处理、表面加热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形变热处理、非铁金属的热处理、铁基粉末冶金件及硬质合金的热处理、功能合金的热处理、其他热处理技术。本手册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组织编写,内容系统全面,具有科学性、实…

    2018年1月24日
    06750
  • 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资源编号:DS0045资源名称: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更新日期:2011-01-10

    2011年9月25日
    04900
  • 敬天法祖道之始,爱国重道教之本。

    敬天法祖道之始,爱国重道教之本。敬畏天地以至于不泯,乃至于开智慧;感恩先贤以至于不忘,乃至于有廉耻。国家为先以至于有道,乃至于明道德;探寻大道以至于有为,乃至于循礼仪。炎黄开华夏,先贤书圣迹,先哲写文章,先烈护国家。天地有正道,阴阳合厚德,有先天之炁显化三清,有后天之人封神做仙;吾辈传道,以经演教,以行弘道,与世人窥道之机缘,留来者脱困之法门。道非束之高阁,德非孤僻不群,和光与尘,与世协行,是以为…

    2019年5月28日
    07430
  • 元曹善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此《山海经》册为元代书法家曹善所书。全套共四册,小楷抄写郭璞传《山海经》十八篇,其书风质朴端严,结字参差,用笔古拙之处可见钟繇遗法。此本约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经姚绶、王世贞、陈继儒、董其昌等递藏。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 “山经” 五卷,“海经” 八卷,“大荒经” 四卷,“海内经” 一卷,共约 31,000 字。记载了 10…

    2022年4月28日
    07370
  • 《入药镜》说什么

    崔希范的《入药镜》,是一篇流传甚广的内丹修真名篇,后世又尊称为《崔公入药镜》。有说崔希范是西汉人,有说其是唐朝人,还有说其是五代人。他究竟是那朝那代的人氏,我们可以从这篇《入药镜》的修真文化语言特征,去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篇《入药镜》,应该是早期的中国道教修真文化的“三字经”歌诀典范,流传之广,不亚于张伯端的《悟真篇》。 崔希范仅凭这篇脍炙人口的《入药镜》,深入浅出的归纳了中国金丹大道的修真的…

    2022年10月12日
    01.0K0
  • 高道对于帝王崇信道术之说

    1.高道罗公远 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若尽臣术,必怀玺入民间,困于鱼服也”。醮酒有验,玄宗大悦,因问治国之要,答说:“圣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度为道士。后奉诏归隐炼丹。 2. 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 张继先…

    2019年11月12日
    06560
  • 道教“养性”追求心与身的和谐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成为新兴的生活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养性”的观念蕴涵着道教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养性”的观念产生于先秦,盛行于秦汉。《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得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2024年1月30日
    0199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LonghaveDL

QQ:97523900

微信公众号:大道之门

帮助中心 捐助本站 咸鱼店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